已有1條回答
14的孩子叛逆期該打嗎?不建議家長打孩子,因為孩子14歲已經到了青春叛逆期的高峰期,這時候打孩子,很可能造成孩子沖動下做出危險行為。叛逆期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必經路,遇到孩子叛逆期,不要一味地打罵,也不能什么都依著他們,應采取正確的方法。
14的孩子叛逆期該打嗎
1、孩子會產生暴力傾向
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會覺得武力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因為父母就是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迫使自己屈服。當孩子與其他同學相處過程中產生矛盾時,就會傾向于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也是有些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其他同學打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父母應該跟孩子講道理,因為管教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從想法到行為作出改變,唯有讓孩子心服口服,才能落實到行動上,而打孩子卻不能發揮這樣的作用,還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講道理的人。
2、親子關系會日趨惡化
有的孩子被打以后會特別害怕父母,跟父母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疏遠;有的孩子為了避免被打,甚至會跟父母撒謊;有的孩子被打以后會特別記恨父母,因為身體受到了傷害,或者身體上的傷被其他同學看到了,覺得很沒有面子。這樣就會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差,雙方根本無法好好溝通,尤其到了青春叛逆期,孩子與家長的對抗情緒更重,如果家長繼續用武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很可能會與孩子發生廝打,甚至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3、孩子會缺乏創造精神
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不是父母所認同的常規做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如果父母采取武力的方式強迫孩子照著自己的想法做,就會把孩子的創造力扼殺在萌芽狀態。相反,如果父母能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共同探討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允許孩子把合理的想法付諸實踐,這樣做就會激發孩子的創造熱情,不再墨守陳規。
4、孩子身體會受到傷害
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如果受到外力的打擊,很可能會受傷。可能有的父母覺得打孩子的屁股或手心應該沒有關系,但是這些部位也是身體的關鍵部位,很可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因為打孩子導致孩子受傷或致殘的事件不在少數。可能有的父母只是想給點孩子教訓,稍微打幾下就算了,而有的孩子被打以后根本不服軟,就會把父母徹底激怒,一旦父母控制不住情緒而下手過重,對于孩子的傷害更大,如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父母就后悔莫及了。
那么14歲孩子叛逆期不能打,該怎么教育?
1、言傳身教
想要孩子達到哪些標準,就不能只是口頭限制,父母還需自己要做到位,例如,不準孩子老是抱著手機玩游戲,而父母卻一直拿著手機刷,這樣孩子肯定不服氣。
2、學會放手
在走向成人的這個特殊階段,大概孩子最想要的就是自由,也許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一放手就會闖禍,其實父母越加管制,孩子就越沒有責任感,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要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
3、關愛代替嘮叨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因為這種愛被沒完沒了的嘮叨、指責、說教給隔斷了。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那么,相信家長這種無條件的愛足可軟化孩子與自己的對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