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覺得家里的錢就是自己的,對于金錢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所以就會在家里偷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屢教不改。作為家長,要及時的教育引導孩子,否則孩子可能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在家里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為什么要偷錢,孩子是第一次偷錢嗎,孩子偷錢是想干嘛,單純的自己想偷錢還是有別的原因?孩子是否已經(jīng)形成了偷錢的惡習而自己沒有發(fā)覺?也有孩子是因為受人脅迫沒有辦法才會偷錢,這時候家長如果上來就打罵反而是冤枉了孩子。
所以,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里偷錢并且屢教不改的時候,先明白孩子偷錢的真正原因。如果孩子撒謊不肯說或者干脆不承認,家長要先表明自己不會打罵只是想了解原因的態(tài)度,讓孩子跟家長敞開心扉。
然后教育孩子問題的嚴重性。教育孩子不該偷拿錢,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xiàn)代社會是違法的,更不該有“不擇手段”這種想法。這種不負責、自私、無原則的做法是不能被認同的。應該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要用合理的方式,而不是不擇手段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最后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就明顯了許多。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有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迷戀的事物。可能是吃的、穿的,也可能是玩兒的。在他們心理,是渴望得到這些心儀之物的。
如果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們可能就得不到心中想要的事物。當同齡人都有,而自己卻沒有時,孩子就失去了社交的“敲門磚”。因此,家長一定要適當?shù)亟o孩子零花錢。只有這樣,孩子的生活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孩子在家里偷錢的原因
1、孩子想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家長不讓
孩子在學校這樣一個大集體里,很容易受到周邊人的影響,看到別人吃什么,自己也會很想吃,看到別人買什么,自己也會很想要擁有,這就是盲目從眾心理。這種心理導致孩子想要某種東西的欲望越來越強,而另一邊父母又不理解自己的感受,不愿給零花錢,最終孩子只能心生“偷錢”這個邪惡的念頭。
2、需求得不到滿足
有的家長可能禁止了孩子某方面的需求,比如想吃零食、想要玩具,父母偏不給買,孩子內(nèi)心會進行反抗,私下拿錢去購買,滿足自身的愿望。或者是家長經(jīng)常給娃灌輸“家窮”的觀念,當看到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玩意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可是家長又無法滿足,于是為了挽回面子,偷錢購買更高檔的東西。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父母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無論是犯錯誤還是沖撞了父母,都有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有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們的經(jīng)驗不足,或者想法與大人不同。與其對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地大吼大叫,不如靜下心來與孩子好好談談,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做一個傾聽者,比做一個訓誡者,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建立愛與尊重的基礎
通過愛和尊重來構建與孩子之間的良好關系,讓他們感受到被珍視和被理解。為孩子設立明確的規(guī)則和邊界,使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