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多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撒謊的情況,雖然每個孩子撒謊的原因都不相同,但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以后,也不要大驚小怪,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小孩撒謊怎么正確引導
1、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的說謊往往并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父母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品質劃等號,不能因為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孩子貼上不好標簽。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習慣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撒謊行為起到了負強化的作用,可能會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說謊。
2、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有些時候,孩子之所以撒謊是因為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所以,家長們應打消孩子這樣的顧慮,讓寶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想說的話,這樣他們也就沒有必要撒謊了。
3、告訴孩子誠實是美德
家長要學會告訴孩子,誠實善良是一種美德。孩子的美德和習慣都應該從小培養,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善良了,也會不好,因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們卻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態。
只有誠實善良,才能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會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誠實和善良也是一個人,與他人相處交往的基石,家長要時刻教育孩子誠實友愛的重要性,可以講一些寓言故事,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4、營造民主寬松的家庭氛圍
家長不要總是板著面孔說教,更不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而要有策略地“文明民主執法”。比如,與孩子一起制訂規則,如有違反,以剝奪看電視或買玩具等要求作為懲戒。另外,有些孩子是為逃避懲罰而說謊,家長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說謊的經歷,告訴他主動認錯還是好孩子,家長也不會因此不愛他。這種分享式的方法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更容易讓其吐露真相。
小孩撒謊的原因
1、怕被責罰
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犯錯誤的時候,為了避免父母的責罰,他們下意識的便會做出撒謊的行為。他們也很清楚的知道,只有他們撒謊了才有可能躲過一“劫”。因此在權衡利弊之下,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選擇出對自己有利的處理方式,那就是撒謊。
2、孩子逃避后果
或者孩子想象出了錯誤會有的后果,下意識為了避免這個后果,就會說出了和現實不符合的話,這也是孩子為了保護自己或者躲避家長的責怪才選擇說謊。就是大人在說話時也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撒一些小謊。
小孩撒謊有什么后果
1、喜歡逃避問題
有些孩子在做了錯誤的事情之后,也想避免父母的懲罰,所以就會選擇說謊,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成績下降就成為了說謊根源。相信大部分孩子在上學的階段,有過撒謊的經歷,比如試卷只考了70分,卻硬生生地改為了90分。
2、喪失信譽
相信不論是誰,都不愿意和一個毫無信用度的人相處甚至交往,甚至都不愿意進行溝通,因為總覺得十句話里面有九句假的,還有一句半真半假。最終的演變,便是集體排斥,缺乏社交。加上流言蜚語,社交無能不是說說而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