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不耐煩時,我們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對孩子過多的控制和溺愛,給予他們獨立的空間和自由,以此改善他們對父母的態度問題。
孩子對父母不耐煩怎么辦
1、給孩子多一點獨立成長的空間
孩子對父母不耐煩時,父母要注意給孩子多一點獨立成長的空間。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家庭關系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要有一個度,給予對方適當的關心,太少了會使對方感受不到被尊重,太多了又會使對方抵觸,學會留白,使雙方既能感受到對方的關心又不至于冒犯。因此,家長要好允許孩子有比較多的獨處時間,讓他獨立思考,獨立成長,給予安排自己生活空間的自由。
2、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有時孩子遇到父母做的一些事情,會感到不理解,因而對父母不耐煩,如果這時的父母太主觀、太自我的話,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家長不妨在孩子有不滿情緒時,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做到先理解的同時,再尋求一下孩子的想法和看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會讓孩子很樂意與父母一起交流,達到彼此交心,解除父母與孩子之時的誤會和隔閡。
3、讓孩子了解養育的辛苦與不易
現在的孩子,多數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父母覺得孩子太小,與他們溝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譚。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給錢去買什么,不想掏錢的時候,就訓斥孩子。
事實上,這樣的舉動并無益于我們維持父母形象,也讓無辜的小孩成了“犧牲品”。為了讓孩子更合理地消費,讓他們知道養育的辛苦與不易,我們應該適時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知道賺錢辛苦,不能一看見喜歡的就向爸爸媽媽要錢去買,不買就鬧。這樣,既恢復了孩子的知情權,也能讓孩子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從心里產生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孩子對父母不耐煩的原因
1、父母教養方式出現偏差
不懂事、不體恤父母、開始頂嘴、挑父母的毛病、無理取鬧……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像是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自認為已經長大、并渴望獨立的重要時期,對社會、對人生有著與父母不同的看法,但這并不是導致孩子叛逆、疏遠、蠻橫、怨恨的全部理由。親子關系的好與不好,與孩子的教養環境有很大關系,而親子之間的很多沖突,恰恰出在這上面。
2、壓力大,全家的希望
如今一代的孩子,獨生比較多,他既承載了全家的愛,也承載了全家的希望和壓力。孩子還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搶跑,為將來考試、學習做著準備。當孩子學得累學得煩的時候,他難免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你們愛的不是我,而是替你們好好學習的我?!边@讓本就緊張的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脆弱。當孩子承受的壓力和情緒無處釋放,他就會將憤怒轉移到父母身上。
孩子對父母不耐煩的表現
1、對父母很不尊重,直呼父母的大名
如今很多家庭都喜歡慣著孩子,對孩子過于溺愛,從來不批評他們,不教他們禮數。造成孩子盲目自大,以自我為中心,覺得父母理所應當要聽他們的話,一點也不尊重父母,其中就體現在直呼父母的姓名上。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開始學著直呼自己的姓名了,一定要及時制止,馬上批評孩子,讓孩子長記性,否則這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不會尊重他人。
2、一旦受批評,就跟父母吹胡子瞪眼,甚至打父母
父母的責任之一是管教孩子,對父母心懷敬畏之心的孩子才肯服管教。而那些一旦父母批評自己就對父母吹胡子瞪眼,惱怒時甚至打父母的孩子,顯然是太沒大沒小了。因此父母若一直縱容,孩子長大后就越發隨心所欲,指不定做出什么讓父母鬧心的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