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8歲的孩子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斷能力,以及對于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但是如果孩子經常性的恐懼和焦慮,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這有可能是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之。
8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經常和父母對著干
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不聽話,還經常跟自己對著干,說明孩子可能心理上存在一些問題。這類孩子只要父母一批評責罵他,情緒就會變得暴躁,說明他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對待孩子太過嚴厲,或是經常當眾批評責罵他,從而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建議家長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和他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過度焦慮
這里的過度焦慮主要是指孩子對外界的擔憂、恐懼或者焦慮超出了這個年齡段應有的水平,具體表現為對陌生環境反應過敏,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之后會感到擔心害怕、惶恐不安甚至是大哭大鬧,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小事也會過分焦慮,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3、多動甚至伴隨攻擊行為
此類孩子精神過于充沛,整日東奔西跑,喜歡捉弄他人,嘲諷他人;經過會通過一些奇怪的行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扔東西、發出噪音、扮怪相、上課隨意說話等;對一些突發的事件頻發出過度的憤怒;缺乏分享以及合作的精神。
4、不能建立恰當的交往圈
心理方面不健康的學生,他們無法建立屬于這個年齡段應有的人際關系,由于心理原因,這類孩子很難與同伴達到正常的交流,通常會將自己置于集體之外,與人接觸時產生退縮心理,避免社交、避免與他人目光接觸,除家庭親屬之外少有或者沒有其他的親密關系,常常呆在自己的小空間里活動。
怎么教育8歲的孩子
8歲的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的關注和引導。以下是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議:
1、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如體育、音樂、美術等,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整理書包、洗碗、掃地等,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3、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如聚會、游戲等,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鼓勵孩子閱讀、寫作、數學等學科,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培養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守信、友善、尊重他人等,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
總之,教育孩子需要家長的耐心和關注,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健康地發展。
8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8歲這一階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階段;由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人……由于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就有了自己對是非、好否、善惡的評判標準,孩子也就有了自尊心。孩子的人格已經形成,意識已經在心理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容易因父母的教育不當而導致心理的不健康因素。
這一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才能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不要動輒打罵,但是也不能一點也不打罵,這確實很難,所以要有技巧,平時多對孩子表現愛意,經常與孩子玩耍,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只會打罵他而不愛他,在孩子有進步時,一定要稱贊和獎勵他,在孩子犯了嚴重錯誤時必須要適當的教育的,不過要注意分寸,主要目的是嚇,而不是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