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媽媽在教育孩子時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比如輔導孩子寫作業,他總是做錯,即使講解一遍后還是沒有改善,很容易引起父母的怒火。如果此時媽媽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總向孩子發火,那么家庭氛圍都會特別沉悶和壓抑。
媽媽脾氣大對孩子的影響
影響一:讓孩子變得敏感怯懦。孩子的年齡小,閱歷少,很多東西需要家長去耐心地引導教育。如果媽媽動不動就喊就打,那么孩子就會迷失自己,懷疑自己,變得膽小而怯懦。
影響二:讓親子關系愈演愈烈。媽媽脾氣大使家庭環境變得暴躁,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容易變得暴躁,長期以往,親子關系得不到緩解,就會愈加破碎。孩子會想法設法的逃離,身心都會逐步與家長拉開距離。如果家長不趕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會破壞親子關系。
影響三:孩子的情緒。我們都知道,身邊只要有人發脾氣,那么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都不例外,只不過是影響程度的深淺而已。當媽媽發脾氣了,孩子同樣會受到媽媽的情緒影響,一是內心感到害怕,內心沒有安全感和溫暖感;二是害怕媽媽轉過頭來就拿自己出氣。孩子會特別的緊張,心情也會很壓抑。
影響四:孩子變得自卑膽小。媽媽脾氣大孩子只能小心翼翼的行事,察言觀色,生怕一不小心就觸到了家長的逆鱗,家長更生氣,家里一片烏煙瘴氣,一家人更不安寧。同時孩子見家長總是發脾氣,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敢和家長說,會越來越封閉自己的內心,以后會越來越自卑膽小。
孩子脾氣大怎么辦
第一、不和孩子爭吵,及時鼓勵
請記住,當你的孩子和你對著干時,他在尋找周圍人的反應,如果你變得憤怒或失去冷靜只會讓你的孩子更加失控。所以請保持冷靜,不要失去理智的和孩子大吼大叫,讓雙方情緒都冷靜下來,恢復冷靜再和孩子去溝通,效果更好。
同時當他做一些積極可取的事情時,無論事情多小,都要及時鼓勵。當你更多地關注孩子積極那一面而不是消極那一面時,他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因為他也希望由此來獲得更多的鼓勵。
第二、認同孩子
孩子也有正常的喜怒哀樂情緒,發脾氣也是孩子的一直發泄方式,家長要來認識到這一點,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轉移情緒,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宣泄情緒,同時給予孩子安慰,認同孩子的情緒,不要給他講大道理,這樣反而會引起孩子反感。
第三、幫孩子查找發脾氣的原因
孩子生氣背后一定是有某種原因,可能他并不是真的要發脾氣,只是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而已,尤其是孩子年紀小,自控能力不如成年人,很難規范自己的行為,家長不要自己猜測,而是與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老是發脾氣
1、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情緒。穩定的家庭關系溫柔有愛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情緒必然是很穩定平和的。相反,如果家庭關系緊張,經常爭吵的家庭,孩子的神經都是緊繃的,情緒必然是大起大落,一旦過了頭,就是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先要培養孩子好的情緒,良好的家庭環境,非常重要。
2、家長的教育方式。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家在帶孩子,不同的教育觀念,就會造就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不同的理念沖突。奶奶說這個對,媽媽說那個對,然后孩子最后都不知道哪個對,除了發脾氣也做不了什么。
3、得不到關注。經常被忽略的孩子,心中有一顆想被發現的心。渴望別人的關注、渴望家長的認可,渴望家長的愛。當孩子沒有正確的辦法可以引起大人的關注時,發脾氣撒潑就是孩子唯一的途徑了。通過一次,大人注意到了,就會有以后的無數次。如果家長一直都沒有發現自己到對孩子的忽略,那么孩子的就會脾氣漸長,越演越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