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認為,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盡可能的包容他,但其實嬌慣溺愛對他的成長并沒有什么好處。家長對孩子的偏愛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無條件的妥協,比如孩子不想吃某樣菜,他會大哭大鬧的讓父母特地挑出去。
嬌慣溺愛對孩子的影響
1、孩子會變得更加的自私,畢竟爸媽為他提供的環境是特別舒適的,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被人拒絕的感受,越長大他就越覺得周圍人都應該圍著他轉,別人就該對自己好,這種心態是會害了他的。當他以后邁入社會一定會處處碰壁,畢竟沒有人喜歡跟自私的人交朋友。
2、孩子會變得非常的不合群,從小到大,他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而且爸爸媽媽也是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考慮問題。所以他沒有養成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換位思考的習慣,對人也不會特別的尊重。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大家都不太能接受他的這種做法,對他的生活或者事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3、孩子的品質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父母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無論做什么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樣就影響了孩子的三觀。嬌慣溺愛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在面對同樣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最終也可能因為這個錯誤的判斷而誤入歧途。
4、孩子不懂規矩。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從小就要讓他釋放自己的天性,如果過分看管孩子會使他們的天性難以釋放出來,怕會耽誤了孩子。其實這種擔心多少是有些錯誤的,孩子是需要釋放自己的天性,但是如果因此就徹底放手不管了,任意散養,那么他從小就沒有一點約束,就會越來越不懂規矩。
如何避免嬌慣溺愛孩子
第一、有原則和底線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都應有規矩和底線,在某些事情面前,長輩一定要堅守底線和原則,不遷就,不袒護。比如規定了早上七點起床,孩子故意賴在床上撒嬌打潑,此時長輩要毫不猶豫地讓孩子趕緊起床,否則只會一點點失去自己的“防線”。
如果孩子不尊敬長輩,對長輩大呼小叫、亂發脾氣,父母要及時予以制止,并視情況的嚴重程度予以一定的懲戒。如果孩子與他人發生沖突,父母和其他長輩不能無底線地袒護孩子,要冷靜地了解整個事件的原委,若是自己孩子的責任,就要和孩子一起主動擔責。
第二、懂得適當放手
有時候會看到這樣幾個類似的場景:八九歲的小孩走路不小心摔倒,媽媽很快把孩子抱起來,一臉不安地說“寶貝寶貝,哪里摔傷了,讓媽媽看看”;十幾歲的孩子吃完飯,碗筷隨便一扔就出去玩,等著父母收;中學生不疊床上的被子、不收拾房間,讓媽媽收拾。
不少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有什么不對,只是覺得自己一直如此習慣了。如果不適當放手,孩子就無法面對挫折,長大后不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第三、給孩子創造溫馨甜美的家庭環境
父母為了讓孩子生活舒適,竭盡所能創造好的條件,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這無可厚非。不過,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經歷過很多挫折的,沒有經過失敗的磨練,一定不會有成功的“基因”。因此,家長要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正確認知苦難,讓他們敢于面對苦難,不畏懼挫折艱辛,勇往直前。
嬌慣溺愛孩子的表現
表現一:給孩子特殊照顧
在有些家庭中,全家人圍著孩子團團轉,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把好吃的菜放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的時候,只看孩子喜歡的頻道;過年過節的時候,把最好吃的東西都留給孩子。每年都給孩子過生日,還要買一個大蛋糕,吃不完只能扔掉。
遇到一些小節日,父母就送禮物給孩子,買一堆的玩具。家長的做法會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得與他人分享,以自我為中心,與別人相處時帶著優越感。
表現二: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家長立馬掏出錢包,滿足孩子的需求。這種輕易得來的物品會讓孩子很快失去興趣,轉向下一個目標。如果家長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會導致孩子養成喜新厭舊的性格,不懂得珍惜。而且孩子會有得失心和虛榮心,過分注重外在的享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