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小的時候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只能用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久而久之孩子在和他人相處時就會經常哭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性格非常脆弱、愛哭,之后很難獨自生活和面對困難。
愛哭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家人溺愛。現在的家庭,往往是6個大人圍繞1個孩子,可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長輩們更是盡量地滿足孩子,孩子即使犯錯也不舍得打罵。所以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他們,慢慢就習慣了任何事情都順從自己的心意,日后一旦有事情違背自己的心意,就會哭鬧。
因此對于每一個家庭而言,無原則地溺愛孩子都是不可取的,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脆弱,難以承受踏入社會后遇到的打擊。
原因二:家長對孩子太過關注孩子是家里的寶,尤其是在小的時候,家長們都會對其投入非常多的精力,時時刻刻都對其高度關注。而這樣的教育,雖然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但這樣過度的關注同時也讓其容易變得患得患失。
一旦日后父母對其的關注度降低,尤其是在生了二胎之后,孩子很容易無法接受這種情況,會選擇通過哭鬧來獲得家長們的關注。
原因三:不當的批評教育。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堅毅的性格,在生活中會經常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讓愛哭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且非常敏感。無處發泄的情緒最終爆發,就會演變成了哭泣。
原因四:孩子比較多愁善感。對于情緒本質是負向的孩子來說,一旦遭遇不如意時,就很容易出現負向情緒。如用哭鬧或者發脾氣等來表達自己,這是孩子的一種個性傾向,但往往家長不太清除了解,就會容易與孩子鬧脾氣,甚至會呵斥孩子,經常鬧的不愉快。
孩子愛哭怎么辦
1、要強調孩子的“哭”
不要覺得孩子哭起來,你的天就塌了,而因此給予孩子更多的特權或讓其免予懲罰。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度,可給一定的安慰,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不要表現出“妥協”,這樣只會讓愛哭的孩子哭得更兇。
2、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愛哭的孩子普遍敏感,容易受到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等情緒的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更不可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到他身上。
3、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低的自尊心會使孩子敏感的程度增高,哭得更多。所以促進孩子的自我評價,并時時表揚好行為很有作用,家長不應該對他要求太多,或者讓他做能力達不到的事。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引導孩子相信“我能行”
父母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父母要啟發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己身上蘊含的潛力,而不是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較。
因為如此消極比較的結果,只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點,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很難趕上去,也很難突破自我。
第二、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一個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肯定比在缺少愛中長大的孩子要自信的多。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能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身邊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會很堅強,在生活中也足夠自信。
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就是自己最強有力的后盾,不管什么時候,當他們需要幫助時父母永遠在身后支持他們,他們可以勇敢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會膽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