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3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這一階段的他們比較自我,而且非常不滿媽媽的“指手畫腳”。所以我們對于孩子要學會尊重,并且予以理解,才不會出現孩子打媽媽的行為,也就不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13歲的孩子打媽媽是什么行為
13歲的孩子打媽媽是叛逆性行為。這時家長就要冷靜考慮一些自己教育的方式,然后還可以調整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像朋友一般,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去了解孩子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待孩子的秘密,嚴格的保守,并且不主動窺探孩子的隱私;給到孩子自主選擇權,尊重孩子的個人想法,給到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如果媽媽可以做到這幾點,用你寬廣的愛去包容接納孩子,相信孩子在適度的叛逆后,依然會選擇親近你。再說青春期孩子的邊界感意識會變得非常強,他們喜歡的是平等的對話,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強制性的要求。所以我們就要試著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
13歲的孩子打媽媽怎么教育
1、嚴厲教育,認真對待
13歲的孩子打媽媽,其實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嚴厲教育,要讓孩子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有這樣的行為都是不對的,但是原因家長還是要搞清楚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對于孩子這樣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教育,如果家長敷衍了事,那么孩子就會認為這個事情沒有那么嚴重,繼而再次犯錯。當然,家長要和孩子耐心的講道理,不能靠打來解決問題,這樣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2、教孩子尊重他人
尊重和理解孩子,并不意味著父母應該配合孩子的所有要求。安撫好13歲孩子的情緒后,可以帶孩子找個地方休息,讓孩子充分享受被媽媽注意和照顧的感覺,然后你可以和他談談他的需求。
當然,沒有必要完全拒絕孩子的需求,也沒有必要完全遵守孩子的任何要求,而是要根據孩子需求的合理性,適當滿足父母的需求。而且媽媽應該毫不猶豫地表達對孩子的愛,也要給孩子表達對家人愛的機會。行動也會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這樣孩子就不會再打媽媽了。
3、父母學會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有些當媽媽的可能會覺得,孩子爸爸長期不在家,那自己就要扮演一個嚴厲的角色,這樣才能震懾住13歲的孩子,才能對孩子提要求。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堅持原則和態度,不妥協不溺愛是很重要的,但平等地溝通同樣重要。
當家長和孩子因為意見分歧有所爭執時,平等地和孩子溝通,如果是家長誤解孩子了,要主動地向孩子承認錯誤。這樣孩子再犯錯時也會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平等地與孩子溝通,才能真正地了解我們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