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人的談吐舉止體現了他的道德素質,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收周圍環境的耳濡目染,養成了說臟話的壞習慣。孩子對于道德素質的認知并不強,也許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覺得很“酷”,作為家長,發現學生說臟話時要及時制止,引導孩子改掉壞習慣。
學生說臟話怎么教育
1、有時候,父母會無意說出自己帶臟話的口頭禪,正好被正在學習說話的孩子聽到。這時候父母不能坐視不理,應該去教導孩子,并且讓孩子遠離這樣的環境。好的語言環境應該從家庭開始,父母讓孩子在學校里遠離不好的環境,但也要讓家庭變成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2、從培養孩子的語言習慣,讓孩子懂禮儀,不說臟話很重要。明確告知說臟話是不正確的行為。孩子也是明事理,知對錯的,只要家長明確告訴孩子說臟話是不正確的行為,大多數孩子都是能夠遵守的,部分孩子能去指出別人的錯誤。
3、講臟話其實反映了溝通能力不足——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感受,所以用簡單有力的臟話最快。因此父母可以進一步跟孩子討論怎樣用平和、具體的方式表達感受。
4、審視自己和家人的語言習慣,是否有說臟話的現象。如果有,那么就可以通過家庭會議的形式,列出“戒臟話條約”,家庭成員間相互監督、彼此提醒。如果孩子受到這些媒介的影響,父母就要陪他從游戲、電視中解放出來。
學生說臟話的原因
第一、孩子剛開始說臟話未必是主觀性的想罵人,很可能只是對這種激烈的語言產生了好奇心而已,所以才會不自覺的模仿。當孩子模仿這種話的時候,如果家長總是嘮叨,或者訓斥孩子:不能說臟話。孩子很可能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與社會人員有過多接觸的學生,會將社會上一些不堪入耳的話帶進學校里。另外還有網絡上的一些不正當的社交媒體,都容易給學生創造接觸臟話、學習臟話的機會。學生都是好新奇的東西,一旦接觸到社會上的這些臟話,就會覺得很酷,很快說臟話的問題就會在班里蔓延開來。
第三、家庭環境是學生成長和生活最重要、最直接的環境。家庭成員在宣泄情緒時習慣性地說臟話,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自然“鸚鵡學舌”。
孩子說臟話的壞處
如果孩子經常愛說臟話,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孩子會吃大虧。因為沒有哪一個父母的孩子會喜歡自己的孩子跟一個愛說臟話的小朋友玩耍,生怕愛說臟話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孩子給帶壞了。
孩子不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經常愛說臟話的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就是一個“混世小魔王”。不僅愛惹是生非,還經常出口成“臟”,相信這種經常愛罵人的孩子,很難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喜愛。
人都是喜歡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最好的外在評判標準,無論你內心多么善良、對別人多熱情,你的言語粗俗就會讓別人遠離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