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到青春期后,家長就要注意與孩子的交流方式了。現在很多家長也已經發現,孩子越大,與自己家長進行的溝通就越少。所以我們就要平等看待自己的孩子,與孩子溝通時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才是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青春期孩子生氣不理大人怎么辦
1、不要把孩子繼續當小孩看
自我意識的覺醒,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記得自己在上初中的時候,有段時間覺得自己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連家里的電路都能看懂,父母都沒我懂得多。此時的父母已經完全輔導不了我,這知識儲備量可以妥妥地闖世界了。
最討厭的就是爸媽對我居高臨下的指指點點,開玩笑,我已經是大人了!所以請做父母的記住:和青春期孩子的對話,先從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開始。不然,你連對話的機會都沒有!
2、理解正值青春期的孩子
一般進入中學后孩子思想獨立性增強,他們喜歡堅持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或許有些偏執或幼稚。作為家長也不要簡單粗暴簡單的訓斥,要平和溝通。掌握孩子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動,更有效的和孩子溝通,才能避免出現孩子生氣不理大人的情況。
而且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有自己的主張,即使家長知道最佳解決方式,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更不要強迫孩子聽取采納,建議使用發問式溝通。比如:你覺得這個事情怎樣處理比較好?
3、無心舉動冒犯孩子時,馬上表示歉意
道歉是一門藝術,很多父母總認為自己是父母、是權威、高高在上,所以不愿意道歉。殊不知,道歉能夠快速拉近你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能夠快速讓孩子放下防備和對你的怨念。對孩子的道歉應該就是針對你的行為本身,是否真誠孩子是能夠聽不出來的。
要想解決孩子生氣不理大人的情況,那真誠的道歉也就是家長應該做的,這樣才更有利家長和孩子的交流。
青春期孩子生氣不理大人的原因
1、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小時候很好用的方法,到了青春期很可能適得其反。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哪怕是說一加一等于三,他們照樣會深信不疑。但當他們長大,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后,就不會再對父母言聽計從了。
那些忘記調整自己步伐的家長,常犯這幾點錯誤:越俎代庖,老愛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該做的事;自以為是,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孩子是錯的;喜歡指導、干預、打斷、批評孩子等。
2、家庭環境中缺少話語權
青春期孩子都有這樣的感覺,譬如遇到一些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還有對明星、足球、時事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只有找到適合交流的人才能真正暢談。
而父母與他們的關注點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不同,雙方無法找到談話的切入點,也就是沒有共同語言。因此在學校能說會道的孩子,回到家里就只能沉默了,也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生氣不理大人的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