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7歲小孩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不然孩子就有可能出現撒謊的行為,還有就是要避免孩子出現偷錢行為。而家長的正確教育方式,也是關乎孩子的道德觀念的,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金錢觀以及品德。
7歲小孩偷錢撒謊怎么教育
1、不要將事情過于嚴重化
關于小孩拿家里的錢的事,父母不要輕易上綱上線,說她是在偷錢。偷錢是涉及道德方面的一個詞,而7歲的孩子通常不會把拿了自己家的錢的行為解讀為“偷”,只是知道未經允許,拿了錢被發現后有可能會挨罵。
如果父母對他這種事先不報告的行為判定為“偷”,將會對孩子的脆弱心理造成很強的道德壓力,給他留下情感傷害的體驗,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這樣的教育結果顯然是負面的。
2、弄清偷錢的原因
對于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那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絕此項行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種東西而偷錢,而且比較合理,媽媽盡可以滿足。
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經有一個手表了孩子還要買手表,媽媽盡可以“借錢”給孩子,讓孩子日后還,一來可以避免孩子偷錢;二來還可以養成慎重的購買習慣,也能避免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
3、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對于小孩在7歲出現偷錢撒謊的行為,家長就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要拿錢,為什么要撒謊,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即使批評教育,也應采取溫和的方法,尊重孩子的感受,要想辦法讓孩子把家長的話聽到心里,而不是通過打罵讓孩子和家長越來越對抗。
當然,更不能因此給孩子貼標簽,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孩子,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7歲小孩偷錢撒謊的原因
1、管控太嚴格
與有求必應相對立的是父母的過分管教,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嚴格控制他們的日常花銷。哪怕是必須的學習用品,父母也要權衡再三,甚至不斷的說教。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產生反抗心理,他偷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擺脫父母的掌控,然后獨立去支配自己的喜好。
2、孩子會用物質去代替愛
這個物質代替愛并不是我們家長去想象的,比如我們經常用物質獎勵孩子,然后孩子就會把獎勵當作表示一種愛,這只是一層面的理解。
孩子在得不到愛或者家庭的愛不充足的時候,他會以得到想要的一個東西時有一種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孩子內心愛的不足。所以,孩子會追求各種新鮮的事物,會追求各種新鮮的物質,然后得到物質來補充自己內心愛的不足,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