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是初中生十分常見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剛剛由小學轉入初中的時候,由于一下子換了老師,增加了許多科目,學習壓力增大,產生厭學情況較多,盡量多和孩子溝通,培養和孩子共同的愛好,盡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不是諸多挑剔。
初一學生不肯去上學怎么辦
1、傾聽孩子的聲音:初一生活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他們可能會面臨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學科等等。在孩子表現出不愿上學的情況時,首先要做的是傾聽他們的心聲。與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梁,了解他們可能正在面臨的困擾,是理解問題根源的第一步。
2、尋找問題根源:有時,孩子不愿意上學可能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問題,例如學業壓力、人際關系、自我認知等。家長要細心觀察,找出問題的具體根源。這可能需要與老師、同學或者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以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3、培養興趣愛好:除了學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同樣重要。通過參與體育、藝術、社交活動等,孩子可以更全面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可以結交新的朋友,從而減輕對新環境的焦慮感。
4、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家庭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氛圍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家中,營造一個積極、支持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分享學校的點滴,積極參與家庭作業,讓學習成為一個有趣而有意義的過程。
初一學生不肯去上學的原因
1、父母過于看重成績
父母對于孩子學習成績過于看重,把孩子考試的分數作為評判孩子好與不好的唯一標準。當孩子向父母提任何要求的時,父母都會說你先考試考到多少分了,再來跟我說這個問題。考試成績一下降,父母就會說:看就是你玩手機、看電視太多了,從今天開始不準在玩手機,不準在看電視!這樣子、學習帶給孩子都是不好的感覺,當他對學習感覺越來越不好時,他就開始討厭學習。
2、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動力
學習能力差既屬于智力因素,也是教育層面的問題。學習能力差往往會導致缺乏學習動力,而如果是主觀的缺乏學習動力則和初一厭學行為沒有必然關系,應該是家庭教育中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出現了缺失。
初一學生不肯去上學的表現
1、學習成果下降: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果初步出現顯著下滑,不能達到學校的要求,成果排名逐步落后。
2、缺少學習動力:對學習失去了喜好和動力,短少對知識的盼望,表現為不愿意完成作業、不愛聽講、不主動參加講堂談論等。
3、不適應學校生活:初一學生不肯去上學,可能在學校生活中感到不適應,不喜歡和同學來往,常常和同學發生沖突,不喜歡上學,常常請假或曠課。
4、交際、行為問題:容易與同學發生敵對,表現為打架斗毆、欺凌同學,或許出現短少公德心的行為,對傳統道德觀念短少認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