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們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長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過很多的問題,就比如自己的女兒有夜不歸宿的情況,那家長第一時間就要保持冷靜,然后再去了解詳細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女兒夜不歸宿怎么勸好
1、了解孩子做了什么
當家長找到孩子后,一定要記得:不要用責備的語氣去和孩子溝通,要耐心溫和地引導孩子,了解她出去做了什么,并且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擔心。這樣才能在側面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可以適當囑咐孩子能夠保護好自己。
同時家長需要允許孩子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打斷孩子,要認真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家長給自己女兒足夠的尊重,那她自然就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家長才能夠了解足夠多的信息,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2、理解孩子、對孩子富有同理心
當家長發現自己女兒夜不歸宿并找到她時,那家長若是想理解孩子的想法,就把自己變成“孩子”,把自己放到孩子這個年齡階段,就會發現孩子那些異想天開的想法、過度憂慮的恐懼、激進的行動都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她所遇到的問題。
3、端正心態,正確教育
家長要端正自己的心態,要從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良好的習慣上實現孩子美好的未來,一旦女兒出現夜不歸宿的行為。家長要冷靜,不要簡單粗暴,找原因,與老師、伙伴家長積極溝通,有針對性。
也可以先幫助孩子解決,逐漸引導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圓滿解決,既能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心,又能以父母為榜樣,學習父母的處理方式,遇到問題時不慌不忙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且父母的正確引導,使孩子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會很有安全感。所以,每個問題的解決過程都是與孩子建立親子關系的好機會,父母應正視問題。
女兒夜不歸宿的原因有哪些
1、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的熏陶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夜不歸宿的孩子在生活中有很缺乏安全感,在家庭環境中缺乏溫暖和溫暖。所以說,長期夜不歸宿的孩子,很容易對家里產生依賴的感情。
2、為了躲避父母
有些家長對自己女兒要求比較嚴格,什么事都在孩子耳邊嘮叨,初中生心智已經發育比較成熟了,父母還像幼童時期事無巨細都嘮叨孩子。孩子成天在家自然是聽煩了,甚至覺得家里很壓抑。
比如:孩子學習時稍一放空,父母就說“又走神了,看看你才做幾道題”,孩子看會電視,家長立馬念叨“又看電視,你作業寫完了沒”。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肯定會覺得壓抑,進而向逃離,于是出現了夜不歸宿的現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