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父母經常因為瑣事爭吵,或者當著孩子的面大打出手,那么這些負面情緒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因為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言傳身教的作用也很大,正確的處理家庭沖突能讓孩子懂得很多道理。
爭吵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1、性格存在缺陷。在經常吵架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中會存在自卑、敏感、膽小,甚至是暴躁;大人的每一次肆無忌憚的吵罵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強烈的刺激,導致他們越來越敏感,而且這種環境孩子長期感受不到愛和快樂,時間久了性格越來越內向,產生壓抑和自卑感。
2、對人生充滿悲觀。大多數父母發生爭吵時,心情低到谷底,對自己的孩子缺少寬容和耐心,此時他極易會成為父母泄憤的出氣筒。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被一點點磨平,與其他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孩子比起來,傾向用消極的態度處理問題,淪為一個十足的悲觀主義者。
3、難以處理人際關系。許多孩子都是跟大人學,或者大人教著去處理人際關系。爭吵的環境讓善于模仿的孩子學會了用辱罵用拳頭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紛爭,長時間后,身邊的玩伴逐漸疏遠他,讓他難以相信人和人之間會相互尊重相互關愛,沒有信心去和別人融洽相處。
4、對家庭產生恐懼。家里如果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夾在其中的孩子深受其害。會在父母爭執時縮在墻角,會在父母大打出手時痛苦哀嚎。時間長了,孩子對父母的關系就有些疏遠,放學后磨磨蹭蹭不想回家,害怕聽到父母吵架。
爭吵后怎么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1、安撫孩子的情緒
父母吵架以后,千萬不要以為兩個人和好了就沒事了,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已經造成,雖然可能無法徹底消除,但家長也要盡可能的彌補孩子。比如通過親吻、擁抱來安撫孩子受驚的情緒,要溫和平靜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吵架與他無關,盡量避免孩子因為父母吵架產生自責心理。
2、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另一半
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就是喜歡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另一半,這樣做不僅會影響對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也容易扭曲孩子的是非觀,導致孩子只偏向父母中的一方或為了誰也不得罪,最后養成心口不一的壞習慣。
3、真誠地向孩子承認錯誤
父母吵架肯定都有做得不好做得不對的地方,所以家長應該正視自己的錯誤,在孩子面前坦誠認錯,并表示以后爸爸媽媽也會努力改正的,這樣也能夠給孩子做個榜樣,讓他做個有錯就改的好孩子。
父母怎么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
家長可以提前做個約定:一旦有了爭吵的苗頭,至少要有一方迅速抽離當下的環境,并想辦法調整情緒。爸爸可以去陽臺上靜靜地站一會兒,媽媽可以去臥室安靜地坐一坐,等到情緒平靜了之后再去溝通和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把爭吵的程度降到最低。
如果已經當著孩子的面吵完了,那么父母要做好“善后處理工作”。首先,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么,父母都要走到孩子跟前,為自己的失態行為給孩子道歉。然后,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跟孩子解釋你們發生爭吵的原因,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不是他造成的,一定要表達出爸爸媽媽不管發生什么,都是愛他的。
最后,家長要當著孩子的面和好。這個舉動非常重要,除了讓孩子親眼看到爸爸媽媽重歸于好,還讓他學會一些社交技能,那就是將來與人交往時能夠不怕沖突,學會用合適的方式處理沖突。
總之,做父母的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如果真的忍不住吵了起來,事后也要正確處理,盡可能減少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