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父母教育 的過程中,孩子總會出各種狀況,有時候家長和孩子爭吵起來,小孩子就會把錯誤原因怪罪到別的人事物身上,總是去埋怨別人。父母看到孩子總找借口,糾正過很多次,但都不見效。孩子總找借口是什么原因呢?有怎么糾正這種行為呢?
孩子總找借口是什么原因
1、家長習慣為孩子找借口
平常生活中,孩子犯了錯、做的不好,家長都潛移默化的為孩子找好了借口,那當孩子面對相同問題,就會習慣性為自己推脫。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分愛護,總是習慣大包大攬地承擔孩子的所有責任,也會讓孩子忽視自己的錯誤。
溺愛孩子的家長,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不會糾正孩子,不知不覺,讓孩子產生一種“自己總是對的”的認知,自己的錯誤永遠都是別人的原因。
2、孩子擔心被罵
孩子不小心把家里很珍貴的玻璃瓶打碎了,卻告訴媽媽是小貓打碎或者刮風弄倒的。孩子在心里想,去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媽媽會罵自己,會批評自己,所以自然就會選擇逃避。其實孩子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在說什么,或許也會有擔心,有反思,而當面對別人的批評,會很本能的去反擊、逃避,以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3、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
平時做錯了事情,或者不愿意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喜歡總找借口的孩子,很多都有一個共同點: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到,天生就比別人笨,努力也沒有用。所以,找借口就是在逃避自己會出丑。
4、父母功利心太強
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方面非常嚴格。有時候孩子是否取得進步,往往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更在意的是所謂的面子。這種父母永遠強調的都是自己的滿足感,卻很少認同孩子的付出與努力,因為在他看來這是理所應當?shù)?。所以,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充滿不自信,就總找借口讓自己躲起來。
如何讓孩子不找借口
1、父母要做榜樣
首先,父母要做到言出必行,如果父母總是找各種借口不兌現(xiàn)承諾,那孩子下次就不會再相信父母了。如果父母答應了孩子的某一個承諾,一定要說話算數(shù)。
2、及時表揚孩子不找借口的行為
當孩子表現(xiàn)出一個很好的行為時,父母應該及時關注,提出表揚,表示這樣是一個有擔當?shù)娜说谋憩F(xiàn),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努力的去做好。
3、接納孩子,避免追問
孩子犯錯了,當家長接納了孩子的說辭時,那孩子的情緒首先可以平復下來,不至于再激動下去,那接下來家長需要態(tài)度平和的跟孩子去溝通??梢試L試問一下“剛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那孩子就會平靜地向家長說出剛剛事情的經過。那如果家長一直追問,為什么要撒謊,為什么要欺騙媽媽,孩子就會不停地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4、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
孩子有意愿做一件事并提出要求時,家長不要打壓嘲諷,要鼓勵孩子去嘗試,多對孩子的成果進行表揚。千萬不要說總打擊孩子,說否定的話,不要給孩子貼上失敗者的標簽,這樣消極的心理暗示,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