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接觸并不多,因為不是天天在學校學習,就是父母總是在外打工,一年到頭都回來不了幾次。這樣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在性格上會有些缺陷,容易自卑,很難與其他小伙伴交流,可想而知危害有多大。
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的表現
1、努力討好家長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特別高,每個成長階段總給他制定很高的目標讓孩子去完成。孩子一味的滿足父母的期望來獲得表揚不僅活的很累,而且內心對家長充滿了恐懼,非常缺愛。長時間這樣孩子容易形成討好行人格,遇事逢迎拍馬,無法交到真心朋友。
2、孩子異常懂事
很多家長都喜歡懂事、聽話的孩子,但是多數家長可能并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是因為缺愛,怕被父母討厭或者是拋棄,才會表現出非常懂事的樣子。
在父母比較強勢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看到爸媽都會很親切的問好,或者是總會顧忌大人的想法,這其實是孩子缺愛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對愛非常渴望,心里很脆弱,以后很容易被欺騙。
3、任性小脾氣多
孩子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如果真的遇到了真心朋友。他很在乎這個朋友,但是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不知道怎么表達對這份友誼的珍惜。一旦友情遇到了問題,他礙于臉面,好心辦成了壞事,可也有自己的小脾氣,不愿意與對方解釋,矛盾越來越多,只會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4、與父母產生隔閡感
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孩子心中會產生疑惑“是我不討人喜歡”愛也是相互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自然也會把這份愛反饋回去。但是父母的愛傳遞不過來,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只會越來越僵。
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如何引導
1、家長主動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尤為重要,且不可以各種理由托付給保姆或老人。這就需要家長以智慧來有效安排工作。陪同孩子一起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家長想安排的事。
每月至少一兩次,這個過程可以很有效的讓孩子找回從小缺失的來自父母的愛。孩子是有感知的,家長若真誠施愛,孩子會更直接的給你反饋他的愛。
2、對孩子多鼓勵、少責罵。許多家長在工作上產生焦慮、壓抑后就會把這種感受傳遞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自然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因此,家長應對孩子多鼓勵、少責罵,在給予他鼓勵的同時,也是肯定孩子、尊重孩子的過程,只有互相尊重,將心比心,彼此的關系才會更貼切,矛盾嫌隙也會相應的減少一些。
孩子缺乏父母關愛的危害
1、變得特別叛逆
小的時候就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長大之后可能會變得特別叛逆,因為這樣的孩子在內心里面對于父母的概念是不強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后再去管孩子的話,孩子就會覺得特別不公平,會特別的抗拒,不愿意聽從父母的管教,所以脾氣會變得特別暴躁,特別叛逆。
2、會變得非常敏感
變得特別敏感、內向,心思會特別細膩,別人的一兩句話,孩子可能心里面都會想很多。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地,父母在孩子這里起到的是一個引導的責任,是孩子的什么老師,他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特別需要家長的指導。
如果家長這個時候不在身邊,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特別脆弱,敏感多疑,時間長了之后,他的性格會變得孤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