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夠信任自己,但是孩子卻常常會表現出不信任父母的行為。所以如果家長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那也就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重視對孩子的承諾。若不能及時實現對其承諾,也要提前向孩子說明,才能得到孩子的理解。
孩子不信任父母的表現
1、不肯主動跟父母說自己的事情
孩子如果信任父母,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或者自己有什么疑惑,都會主動跟告訴父母,比如自己不愉快、跟小朋友發生沖突等,事無巨細都會一五一十地告訴父母。這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是自己最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對父母不應該有所隱瞞。尤其在自己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的時候,更需要第一時間更父母坦誠。
如果孩子反其道而行之,什么忙事情都想方設法躲開父母,甚至父母追問也支支吾吾,這說明孩子對父母不夠信任,心中有所顧忌。
2、孩子有撒謊的行為
孩子如果想去做什么比較重要的事情,但是因為條件不夠,所以向父母撒謊,其實孩子是不信任父母的。孩子不信任父母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比如很多父母都會把孩子的壓歲錢收起來,然后再也不給孩子。
孩子不信任父母的時候,父母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哪里有了問題。是不是自己沒有做好,沒有取得孩子的信任。
3、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露情感
同父母關系疏遠,不愿意信任父母的孩子,無法肆無忌憚地在父母面前表露自身情感。這些孩子在遭遇不開心的事情后,不會同父母分享,而在遇到開心歡樂的事情后,也只能獨自享受,一旦孩子擁有這樣的行為表現,那么只能說明這些孩子同父母關系疏遠,并不信任父母。
孩子不信任父母怎么辦
1、家長言行要一致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守信的榜樣。身教重于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就是典范。
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說:如果你留在家里的話,回來就殺小豬給你吃。曾子知道后,果真把小豬殺了,很嚴肅地對妻子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說到做到,這樣父母的話孩子才會信任。”
2、懂得尊重孩子
你是否有過偷看孩子的日記或去翻看孩子的書包這種想法呢?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有的父母就想著掌控孩子的一切。偷看這樣行為肯定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壓力,結果就是孩子將自己的心門緊閉,不再相信父母。
作為父母,想隨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本無可厚非,但要懂得尊重孩子。父母可以經常主動地找孩子交談,達到與孩子情感上的溝通,營造家庭中平等、理解、寬松的行為模式,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間不僅僅是血緣上的親子關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賴的朋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