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自己漫不經(jīng)心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就會像一根刺扎在孩子的心里。或許這些語言的傷害是無意間產生的,但聽者還是有意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言以及態(tài)度,避免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
父母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1、給孩子帶來自卑感
父母的語言傷害,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可能父母覺得不至于吧,無意中的話,怎么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呢。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比如在孩子做題或者請教問題的時候,無意中說的笨啊、蠢啊等詞語,長期以及多次的使用、多次的表述讓孩子真的會產生懷疑。
這種自我懷疑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也會嚴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結果是,孩子在以后即使有不會做的題,也不想問父母或者他人
2、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將會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際過程。因為孩子,是一個具有高級模仿力的動物。他們會通過注意父母的一舉一動,慢慢地學會察言觀色,與人相處之道。
如果父母總是背著別人、當著孩子的面說親朋好友的壞話,那么將來孩子很有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愛嚼舌根”、“兩面三刀”甚至是“迎風倒”的人。既不會真心對待他人,也交不到知心朋友,前方的路只能自己獨步艱行。
3、影響孩子的心理
父母的語言會刺激孩子做出過激的行為,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絕大部分父母的語言暴力傷害沖擊的力度不小,父母是每一個孩子成長路上的敲門磚,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行為方式。
每一對爸爸媽媽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最成功的那個,他們會用自己希望的標準來要求、教育孩子,讓小孩成為他們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但是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語言傷害到孩子,可以說是悔之晚矣。
父母的語言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1、不吝嗇對孩子的欣賞
孩子既然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拿回了獎狀,那么作為父母的也應該夸贊一下孩子:“雖然孩子成績不是非常好,但是肯定是有進步了”。
孩子聽完以后肯定也是開心的,因為他不僅得到了老師的贊許,也得到了家長的肯定。那么孩子往往就會向家長肯定的方向前行,孩子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2、給予孩子簡潔直接的語言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啰嗦,不斷地重復說的話,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拒絕去聽。比如,到吃飯時間了,孩子正在看電視,簡潔直接的語言就是:“吃飯時間到了,過來先手吃飯。”孩子接收到了的直接信息是“洗手”“吃飯”,然后下意識的付諸行動。
如說,父母想要鍛煉孩子自己整理家務的能力,但總跟孩子說:“房間跟豬窩一樣,東西丟得到處都是,你怎么能那么懶,就不能勤快一點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臟、亂、懶”。潛意識接收的信息就跟指令一樣,不能夠繁雜、難以理解,而要簡潔、易懂,最重要的是容易執(zhí)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