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打不成材”的傳統觀點,雖然被很多人詬病,但也是多數父母在忍無可忍下會采取的措施。有些父母打罵孩子是無奈之舉,但有些父母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父母應該認識到打罵孩子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認真考慮應該如何有效教育孩子。
父母打罵孩子會造成什么影響
第一、讓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
父母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懦弱,讓孩子容易情緒失控,經常處在焦慮和恐懼中。如果經常打罵孩子,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感,繼而不敢接近父母,反而會遠離父母,破壞親子關系。
第二、孩子會逐漸學會說謊
有的家長一旦發信孩子做錯事就打罵,但是身體的疼痛只能給孩子起到威懾作用,為了避免挨打,孩子會撒謊,將不良行為轉為地下行動不讓大人發現。被大人要求的行為也只會應付著做。
第三、讓孩子學會暴力
當父母總是試圖通過打罵來控制孩子而非教給孩子溝通技能和方法的時候,孩子自然也就習得了這種“技能”,認為吼叫、打罵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那么當他離開家進入學校,進入社會,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不知如何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本能使用吼叫或者打罵來解決問題,然后面臨人際挫折,導致不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四、恐懼讓孩子身心受害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卻同時是一個差勁的解讀者,對于現實和幻想又常常分不清楚,所以會把被父母打罵的恐懼體驗當作現實情況,從而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周圍的人,甚至會對人產生恐懼心里,影響其身心發展。
第五、性格變得壓抑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經過十多年的成長,每個人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會發生變化。可能從小性格開朗的兩個人,面對不同的父母,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后性格就會變得壓抑很多。而且充滿了對人的不信任,難以包容他人的錯誤。
孩子犯錯后怎么辦
1、控制情緒
成年人在工作與生活中,難免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孩子。面對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在處理的時候,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控制自身的情緒,用吼叫、打罵是起不到教育目的的。
2、加強溝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更需要父母正確地引導。因而父母有時間的情況下,應當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3、正確引導
有的時候,孩子自身不想犯錯誤,僅僅是某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做。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就應當要正確引導。教會孩子正確的做法比打罵孩子更加有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