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內心都非常渴望父母的陪伴,但是有些孩子羞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或者是父母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須要離開自己的孩子外出工作,但是長時間下去會導致親子關系破裂,或者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長該如何去做呢?
父母很少陪伴孩子會有什么影響
1、情商很低,不討喜歡。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孩子也是從父母那里學會管理和控制情緒的。父母很少與孩子互動,不教孩子不同的場景中怎么管理情緒,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被失控的情緒吞沒。長期以往孩子都控制不住情緒,長大后就成情商低的人。
2、孩子缺乏安全感。追根究底,親子分離出來最立即毀壞的,是孩子的歸屬感。父母的避開、關懷的缺少立即讓孩子下結論:“我不是深愛的、我是不值愛的。”因此,要想賠償孩子的歸屬感,父母是不二候選人。歸屬感不太好的孩子,更非常容易造成不自信、自棄的心理狀態。無形之中,暴力傾向個人行為的種籽就埋進了留守孩子的心理狀態。
3、孩子難以管教。其實只要多觀察,就不難發現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一般來自于一個不算美滿的家庭,比如說父母長期缺少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讓孩子生活中只有媽媽的影子,那么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以后必然對父母充滿仇視。正因為對父母不滿,所以孩子會通過叛逆來發泄負面情緒。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那些在青春期就“作天作地”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長期缺位的父母。
缺少陪伴的孩子怎么教育
1、相互尊重是溝通和陪伴的基礎。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更迫切地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認同和肯定,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要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的。有了尊重和信任,才能讓父母和孩子保持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好的親子關系能夠讓你和孩子的溝通更加順暢,更能夠讓你的陪伴更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和信任一定要建立在相互的基礎上,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讓你和孩子之間有一個平等的關系,才能達到陪伴孩子的更好效果。
2、鼓勵你的孩子。情話如三冬暖,無情傷六月寒。每個人都想被鼓勵,尤其是自尊心較低的孩子,他們最缺乏的是別人的鼓勵,打擊教育可以說是有害無益的。因此,作為父母,要讓孩子重拾自信,就不應該經常用言語去打擊孩子,找出他們的亮點,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成為一個陽光自信的人。
3、父母很少陪伴孩子的話,也可以選擇陪伴孩子運動。“懶”和“忙”不能成為家長躲避的理由,與其批評孩子喜歡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倒不如陪伴他們一起運動。要知道,長期沉迷電視游戲的孩子,他們的視力肯定很差,說不定連身體素質也不是很高。不如帶領孩子走出家門,多做一些喜歡的戶外運動。
不僅大人和孩子的身體素質好了,而且親子間的關系也更親密了,因為在運動的途中,肯定會發生很多增進感情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