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中至關重要的作用,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培養好親子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愿意接受家長的教導,有問題也能夠及時的溝通解決。
親子關系對兒童發展的作用
1、良好的社會環境會對一個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人的心理活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又是不同的,所以當營造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會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2、當孩子的父母在受到某些挫折的時候,不會表現過于狂躁或者是沉郁,而是積極去解決問題,兒童一旦看到了這樣的父母,那么自己也會刻意去效仿。而在這種親子關系中,自然就可以培養兒童樂觀、助人的品質了。
3、家庭關系融洽、親子關系親厚,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有被關愛、被需要的感覺,那么孩子多數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假如孩子一直在不和諧的親子關系中成長,那么孩子多數會不信任他人,沒有令自己滿意的朋友關系。
4、雖然不同的人生下來可能就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讓孩子往不對他人造成傷害,并且積極向上的一種性格發展,而子女們的很多性格特點也是根據父母的性格遷徙而來的,所以親子關系的教育非常關鍵。
如何打造一個好的親子關系
1、作為家長,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在早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與孩子聊聊天,晚上孩子寫完作業后與孩子玩游戲、做親子活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是多么的幸福,孩子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必定是個陽光、開朗、樂觀的孩子。
2、教育孩子要有耐心,避免采用打罵、過分嚴厲訓斥、諷刺、挖苦等方式。避免在飯桌上和外人面前訓斥教育;家長要保持心理健康,不要在情緒不穩定時教育孩子,要時刻提醒自己是個教育者和照料者的角色。父母要學習如何采取正性鼓勵和獎勵的方法,改善孩子的行為。
3、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自信心,平時要多進行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這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系,而且能讓孩子變得有責任感。在孩子淘氣的時候,要耐心的進行教育,絕對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在平時還需要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
兒童教育的正確方法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