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公共場合很多孩子大哭大鬧,旁邊是無奈的父母。有時因為父母不愿意給他買玩具,或者因為他做錯事說教了兩句,孩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哭,這讓家長也束手無策,不知道怎么解決才好。
孩子動不動就哭怎么教育
1、嘗試去接受孩子的情緒
其實,孩子哭鬧并不是全部都是無理取鬧的,有些時候他們一定擁有自己的理由,或者因為不舒服還是肚子餓,有時還可能是受到委屈。
當家長看到孩子哭鬧的時候,反應不要太過于激動和焦慮,因為這個時候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刺激孩子,家長應該把自己的內心放平和一點,嘗試去接受孩子的情緒,再幫助孩子緩解不安情緒。
2、引導孩子主動表達情緒
家長應該放下主觀意識,不要孩子哭鬧就指責他,應該用一種平等的關系,去對待孩子的敏感情緒和行為,或者嘗試用提問語的方式,讓孩子可以放下心扉講出來。孩子表達的時候,千萬不要打斷,而是尊重他,說完再說自己想說的。
3、多關注他
有些孩子的內心天生比較敏感,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像會刺激到他們的情緒,有時候家長只是大聲說了他們一下,就突然哭了起來。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因為他的內心太敏感,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內心,而且平時對他們的關注度要更高一些,做到有情緒隨時發現并進行開導。
4、家長要做好情緒的管理
孩子的模仿力無時無刻都在表現,如果父母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時刻對孩子大吼大叫,或者自己發生問題的時候拿孩子來發泄,孩子自然會把這些行為模仿下來。家長應該做好情緒管理,以身作則地做一個有話好好說,有情緒也會用適當方法來發泄的好榜樣。
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
雖說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有著天然優越條件,孩子與生俱來就依賴父母、信任父母。可如果孩子在單親、留守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長期缺席,或是給孩子的關愛很少,那他就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患得患失,也就容易形成“玻璃心”。
2、產生挫敗感
現在孩子的壓力都比較大,從小就要上很多的興趣班,父母們更是“望子成龍”心切。可如果父母不能客觀認識孩子的優勢、劣勢,而一味提高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使其不斷產生挫敗心理,就會變得自卑、敏感,無法正視挫折,只能通過哭的方式發泄情緒、博取同情。
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危害
1、抗挫能力差,自尊心極強,接受不了一點批評和挫折,喜歡爭強好勝,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遇到問題就喜歡逃避。做錯事也不敢承認怕被批評總是會用哭來推卸責任,從來不會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分析失敗的原因。
2、獨立性差。現在的家長總是喜歡事事都替孩子包辦代替,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將來志愿的填報,工作的選擇都是家長包辦的,殊不知長期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喪失獨立性,不僅連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會,而且當面對一些重大抉擇時,沒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進行選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