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到了初中之后,由于學習能力有限而無法適應緊張的學習節奏,導致他們的成績總是不理想。這就會讓孩子的學習信心備受打擊,出現厭學、逃課的現象,甚至可能出現輟學的情況。那么家長要及時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應對措施,讓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
初中生輟學的原因
1、渴望得到關注
很多父母忙于事業,而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里,或者其他親戚家,孩子沒有得到父母有效的陪伴,他們的生命感受得不到爸媽的回應。那么孩子的內心安全感機會非常不足,極度渴望得到關注,他們就會迫切地希望通過自己的表現,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往往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方式,比如逃課、輟學。
2、沒有學習的興趣
有些孩子由于早期惡劣家庭環境的影響,跟爸媽之間沒有情感連接,孩子與自己生命的源頭斷開了,感覺不到爸媽的愛。那么他們的精神得不到滿足,無法正確地解釋自己存在的意義,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自我價值感特別低,在群體中沒有存在感,最后只能離開學校。
3、經常受到父母的打罵
如果孩子被父母嚴重打罵過,那么他們就會在心里種下“心錨”,他們年齡大了以后,看待別人時,會帶著一種屈辱的感受,無法信任別人,無法跟其他人合作,無法融入到群體中,因此出現初中生輟學的現象。
4、抗挫折能力弱
從小在周圍人的贊美聲中長大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優秀,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當他進入到一個優秀的集體,成績就顯得不那么突出了,內心會有一種失落感。這樣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弱,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陷在自我否定的怪圈里出不來,就會導致他們出現初中生輟學的情況。
初中生輟學的對策
1、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疼愛,多一些陪伴,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多找孩子的優點,表揚鼓勵一下,讓孩子恢復對學習的信心。
2、用身邊的人或事或有關事例,講講學習不好的孩子,如果自己努力,一樣可以成為佼佼者。如大數學家華羅庚小學時,數學成績很不好,被老師認為沒救了,但后來發奮圖強,成為一代數學家,通過這些事例激發孩子的學習信心和激情。
3、利用假期時間,帶孩子去著名大學看看,出去走走,讓他們多看看,多思考一下,沒有知識能力,將來在社會上得不到重用,沒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讓孩子感受一下社會生活。
4、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樹立美好理想,尋找學習樂趣,學習方法方式,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