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他從出生開始,就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此時難免會有些長輩因為太過于疼愛,而開始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而忽略了父母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做好適時的引導,對發展是很不利的。
父母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1、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它是家庭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真正的“第一老師”是父母,教孩子做人是他成長的首要條件。當孩子用探詢的目光看世界,認識世界時,他們眼中最常見的就是父母,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表達著自己的人生態度。
父母一開始總是無條件地被孩子認可,所以他們是無意識的,但模仿的對象是這樣確定的。所以,作為家長,凡事都要以身作則,給他樹立好榜樣,作為一個正直的人留在孩子心中。
2、將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
婚姻是家庭的重要基礎,幸福的婚姻和恩愛的夫妻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夫妻關系和諧,家庭成員相親相愛,是孩子幸福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生活在婚姻穩定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更好,情感和行為問題也會更少。
夫妻之間的愛、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包容,不僅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讓孩子享受被愛的快樂,還能培養孩子愛、體貼、善良、寬容等優秀品質。
3、影響孩子的成長
由于環境因素具有普遍性、規律性、自然性和偶然性的特點,孩子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自發性對教育既有平行的影響,也有矛盾的影響。這個時候,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益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好的、消極的。
因此,環境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在父母教育的影響下,一些孩子可以更早地在某些方面展現自己的特殊才能。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不要采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大人的意見要統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他就比較困難了。
3、合理的管束。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么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
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家長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父母提出要求的原因。
父母錯誤的教育對孩子的危害
1、孩子沒有前進的動力
許多孩子努力學習的原因很簡單,這是為了表揚老師、家長和同學。如果此時父母再給他很大壓力,而不是鼓勵、激勵,他會打破罐子,甚至通過惡作劇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2、孩子沒有自信,變得叛逆
很多家長在發現自己孩子犯錯之后,就會選擇用棍棒來教育孩子,覺得這樣就能夠起到真正的效果,孩子才能夠長記性。但是要知道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棍棒教育,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作為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去代替棍棒教育。
家長不要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不好,長期以往的堅持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才不會很遠。不要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變得叛逆,缺乏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