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關系的和諧是親子關系和諧的基礎,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父母選擇分開,這讓孩子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對于突然缺失了父母一方的愛的孩子來說,是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的。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情緒不穩定
父母離異、家庭遭遇變故,使孩子必須忍受失去父愛或母愛的痛苦,失去原本的安全感。這些突如其來的打擊,勢必使得這些孩子在失落中惶恐不安,感到孤獨、恐懼、悲傷等等負面情緒。特別是有些父母,認為子女年幼,經不起打擊,就故意向孩子推遲告知父母已經分開的時間,或者一直隱瞞孩子。
家長主觀上是想保護孩子,避免孩子受傷害,但實際上卻讓孩子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猜想,導致孩子更加焦慮,反而延長和加劇了他們的痛苦期。孩子可能產生“是我不乖,爸媽才離婚”等念頭,孩子會長期陷于深深地自責之中,自我封閉,對自己有偏見,即產生自卑的情緒。
2、缺乏安全感
父母在離婚之前,勢必經常有爭吵,一定會影響到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他們渴望擁有一個健康平和的生活環境和父母重歸于好的希望,然而長久以來卻只能是奢望。長大之后的他們,內心也是極度渴望安全感的,甚至安全感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從而會變得比較敏感,情緒的波動也比較大。
3、自責
自責表現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與事實相比較低的評價,從而自我責備、自我鄙視、自我輕蔑,將家庭的變故和個人的失敗都歸因于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沒有信心和希望,嘗嘗感覺他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悲觀失望。
單親家庭的注意事項
1、避免受害者心態。單親的父母最好不要向孩子控告對方的無情和不負責任,不要將自己的創傷造成孩子成長的障礙。
2、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微小的事情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就要及時跟孩子談心,了解情況之后,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
3、避免情感暗示過多。很多單親家庭的家長總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所有矛盾和問題都歸咎于家庭的不完整,經常把他沒有爸爸或媽媽掛在嘴上,向孩子傳遞單親家庭不正常的思想,這些情感暗示會使孩子也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