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上學期間,學校可能會為了學生的安全和學習效率,讓學生寄宿在學校宿舍。而對于一些孩子而言,他們對學校的這種集體住宿的生活無法適應,而總是出現想家的情緒。如果孩子住校每天都哭訴想家,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習效率,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盡快適應寄宿生活。
住校生想家每天哭怎么辦
1、讓孩子忙起來,沒有時間去想家
當孩子有這種負面的情緒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忙起來,沒有空閑時間去胡思亂想,這是減輕思家之情最有效的方式。孩子在學校期間會有很多事情值得他們去忙,比如參加社團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運動等,盡可能讓他們忙起來。
如果不想參加校園活動,那就可以鼓勵孩子去圖書館,上百萬冊的圖書,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來看,總之,不要讓孩子沉浸在過去,要盡早熟悉學校的寄宿環境,盡快融入到這個大集體中。
2、家長要關心孩子
如果孩子想家每天哭,那么家長要和孩子打電話,表示對他們的關心,但是要要注意內容。比如:今天上了什么課,學到了什么新本領,有什么開心的事情,不要僅僅停留在關心吃睡的層面,因為孩子是極容易被引導的,你關心什么,他也就在意什么。
如果家長擔心電話里情緒不好控制,還可以考慮改打電話為寫信,因為寫信所花的時間和到達的時間較長,這樣延遲表達的方式可以增強雙方對情緒的控制能力。
3、家長的生活重心也需要改變
如果家長一直一如既往地深情注視著孩子的話,一方面孩子沉浸在這種情感中,不愿將目光轉向其他社會關系,就會失去學習建立新關系的機會,一旦離開家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另一方面過于深情的注視會讓孩子很難靈活地處理人際關系。
關系的深淺不同,注視的程度也應不同。因此,家長也要尋找生活的新重心,將原來投注在孩子身上的大部分精力投注到其他方面,這樣也能促進孩子將視線轉向學校生活。
住校生想家每天哭是怎么回事
1、依賴性強。很多同學從小就是在父母身邊生活,住校以后第一次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地方,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又無法傾訴,總感覺心里很壓抑。
2、獨立能力差。對于獨立能力差的同學來說,自己沒做過家務活,床鋪不會自己收拾。那么第一次獨立出來生活,哪受得了這種委屈,心里是很想家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