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但是想要讓孩子有一個優秀的成績,僅靠老師的教育和監督是不夠的,家長在平時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愿意投身到知識的海洋當中,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首先選擇孩子認為最有優勢的課程開始自學,因為有優勢的課程學起來有興趣,而興趣又會使自學的勁頭更大、效果更好。學好這一科之后,他就能以這一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的科目上。
其次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什么重大的難關或比較枯燥的基礎部分不要怕,能啃多少就啃多少,不能啃的就先擱置下來,把那些內容當成公理接受下來、背下來,大膽地向下沖刺,等學完了下面的東西之后再回頭來解決它,可能就很容易了。
作為家長要學會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勵孩子去嘗試、去探索。有意識地肯定孩子,肯定孩子做事情的努力過程,而并非強調最終的結果。強調孩子努力,更能調動孩子的自主能動性,孩子更愿意去努力、去挑戰。
然后對于家庭中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參與計劃、制定規則,并一起討論。和孩子一起討論心得體會,或者以聊天的方式說說自己的看法。這也是在鍛煉孩子的思考和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如何去全面的思考問題。
再次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所謂合適的學習目標就是不能夠過高,也不太低,而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定。不要違背孩子的意愿和要求,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最后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孩子缺乏自學能力的原因
1、孩子好不容易能夠坐在桌子上好好寫作業,結果卻因為有錯題,卻被媽媽大罵一頓,子的內心是滿滿的挫敗感。孩子受到這樣的挫折以后,如果內心沒有及時地得到安撫,孩子就很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更別說主動學習了。
2、孩子在寫作業時,有比寫作業更能激起孩子興趣的事在影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沒辦法把心思停留做在作業的題目上,自然無法體會到寫作業做題目帶的樂趣,相比于那些熱鬧的環境,孩子會逐漸覺得寫作業是無趣的。
3、現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種想法,這個學是爸媽叫我來的,上學是因為要對得起他們交的學費。那么在課上怎么樣是自己的自由了,上課不認真,考試不重視,每天渾渾噩噩。
孩子不愿意學習怎么辦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要找個時間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學習的問題,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難。問清楚原因之后,再進行有針對地解決,想辦法讓孩子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同學、喜歡一門課、追求一個理想,找到學習的動力。
孩子基礎差,如果想讓孩子立即達到一個很好的程度,特別難。可以先制定一個很小的目標,讓孩子感覺自己有能力去完成,達到之后,在制定一個大一點的目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