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長大,曾經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變得叛逆,對家長的話不再完全相信,經常反抗父母的話語,有時候和父母發生爭執就會對父母吼叫。父母這時候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怎么教育孩子冷靜溝通。
1、不要使用暴力
很多父母總是看到孩子對自己吼叫,就責怪孩子脾氣暴躁,但實際上是很多父母經常處于情緒失控的狀態,孩子的暴躁很有可能就來自于父母的影響。父母需要給孩子設立一些懲罰機制,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用暴力去鞭打孩子。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打自己的孩子,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乖乖聽話。但這樣的暴力行為,無論是對孩子的身體,還是心理,都會有極大的傷害。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要用溫柔的語氣表達自己強硬的立場:爸爸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不會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但是你也要有基本的底線,不可以做出超越底線的事情。
2、不要和孩子冷戰
如果父母面對孩子的吼叫會冷漠應對,但是父母的冷漠并沒有起到能讓孩子冷靜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冷暴力”。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發脾氣對自己吼叫,是聽不進去別人講的話,自己也不想應對孩子。但這時候的父母如果害怕麻煩而選擇和孩子冷戰,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主動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3、道歉不強迫
面對孩子對父母大吼,大人要冷靜,在客觀分析事情后,如果確實是孩子做的不對的情況下,就需要讓孩子道歉,但并不代表必須要在當下立馬道歉。
很多大人往往在發生沖突的當下就要逼迫孩子道歉,但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做法,父母其實可以在孩子情緒冷靜后再和他溝通,在此過程中,孩子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意識到不對,相信孩子也是會主動道歉的。
孩子對父母吼叫的原因
1、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因此總是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當父母忙于其他事情,忽視掉孩子的時候,孩子可能會通過各種方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對父母發脾氣就是一種方法,所以會沖著父母大喊。
2、父母帶來的影響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會帶來很大影響,如果平時父母脾氣暴躁,經常對孩子或者其他人發脾氣,那么潛移默化之下孩子也學會用這種方式對待別人,也會通過發脾氣發泄自身情緒。
3、為了滿足自己的小愿望
有的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小小愿望,比如想吃零食或者想買個玩具。如果因為這種情況發脾氣,父母千萬不能一味的慣著,不能因為想讓別人滿足自己而大喊大叫,那樣太沒教養了。
4、孩子感到恐懼
有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感到非常委屈,這時候就就會通過向父母發脾氣來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對此父母一定要了解事情的真相,給予孩子安慰和理解,不能只怪孩子不懂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