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學生偷老師東西的消息,經常會報道出來。而家長就會覺得臉上沒光,也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這種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帶著孩子去道歉,然后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引。
學生偷老師東西應該怎么處理啊
1、去進行道歉
學生偷拿了老師的東西,家長知道這個情形之后,應該帶著孩子找到老師,進行賠禮道歉,求得對方的原諒。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應該由他來承擔這個責任。
2、安慰孩子
這個時間,家長千萬不要去責備孩子,先去安慰孩子,因為這個時間孩子內心也很慌張,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因此,處理完這件問題之后,做為家長再去好好跟孩子做進一步的溝通。
3、讓孩子明白偷和借的不同
對于孩子來說“偷”這個字眼太沉重了,孩子的會作出這樣的行為往往是無意識的,他們并不了解自己的行為對于別人來說就是“偷”。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明白偷和借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讓孩子明白。
比如家長可以跟孩子反復多次模擬“借”的過程,以及讓孩子作為“被偷”的人來感受那種丟失東西的心情。漸漸地孩子也就明白當自己想要一樣東西時,應該是借,而不是偷。那這樣作為學生的他,也就不會出現偷老師東西的行為了。
4、給孩子樹立規則
對于學生有偷老師東西的行為,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跟孩子樹立規則,比如要拿爸爸媽媽的東西,要跟爸爸媽媽說,如果自己私自拿走之后就會受到懲罰,逐漸幫助孩子養成這種意識。
“物權意識”對于孩子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和別人的東西,也會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事物。
學生偷老師東西的原因
1、占有心理
小學生大多有自己的圈子,三兩個朋友長期一起玩,當某個孩子看見老師手里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卻沒錢買,于是常常采取拿走的方法得到,體會擁有想要的東西的快樂。
2、報復心理
學生好斗,且心智不成熟,每個個體發展也存在個體差異。有時候在教室被老師批評了,但是又有人看著,覺得很丟臉。那孩子也就會采取偷老師東西的行為,以此來報復自己的老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