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們和老師對于孩子課堂上做小動作的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他這樣不遵守課堂紀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就是不能將心思用在學習上。有的孩子還會在課上傳紙條,在這個過程中,將會打擾到很多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時處理好這種情況。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傳紙條的事
家長第一時間就要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告訴他上課要注意聽講上課傳紙條是不對的,是影響了別人的聽講。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一定要讓每一個學生去認真遵守,家長要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他做朋友,共同完成一項事情。這項事情要有目的性,把過程設計好,盡量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結果啊起到教育性的。
讓其明自只有全心全意的做一件事情才能把它做好,從而引導孩子明白上課,也只有全心全意的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才能學到知識,在此家長趁勢說說一個人擁有知識的重要性。
孩子傳紙條,多半都是孩子想要傾訴的欲望沒有被滿足,或是老師上課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引導孩子的想法,滿足他在課余時間傾訴的欲望。
家長怎么跟孩子溝通
1、學會傾聽孩子,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2、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玩具壞了時,或當孩子和小伙伴鬧別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或者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說:“沒關系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
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父母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說:”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會很愿意和家長溝通的。
3、了解孩子的潛能,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資質和潛能,如果想讓孩子有良好的發展,那么現在開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來為孩子選擇學習的內容,停止逼迫孩子進行一些活動。
了解來自與觀察,例如:孩子對音樂聲特別敏感,聽到音樂聲就特別興奮,平時能模仿不同的聲音,對音階的掌握很準確,喜歡各種樂器,那么表明你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很大潛能,可以和孩子進行商量讓他參加音樂類的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