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孩子責怪自己的父母,這大部分就是父母教育不當所引起的。所以我們就要看看孩子這時候是什么心理,然后再根據這時的心理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責怪父母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1、責怪父母的孩子是習得性放任心理
孩子出生后,從小到上小學,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中,時時處處受到父母之間生活習慣、言談舉止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如果任何事情孩子都責怪父母,那就是父母相互埋怨,不加規范自己這面鏡子直接影響到了孩子,孩子自然會習得性放任自己。
2、責怪父母的孩子是報復心理
孩子的成長是在不斷體驗犯錯中一天天長大,如果父母按照成人思維面對孩子,剝奪孩子的體驗,缺乏耐心,或包辦,或埋怨指責亂唬孩子,用鄰居家孩子來比較,會使孩子或自卑或叛逆或假裝順從。
但當孩子明白事時,孩子就會不論好事歹事都回以責怪父母的方式來報復父母。所謂種花得花,種豆得豆,父母種下責怪孩子的種子,父母就會收獲孩子的責怪他現實,怨不得孩子。
責怪父母的孩子怎么教育
1、先給孩子界限。就比如孩子在和長輩說話的時候要尊敬,不可以大聲訓斥長輩。用正常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其次,家長要守好這個界限。在孩子每次大聲訓斥家長的時候,家長都要說一遍“不能這樣對長輩說話。”家長守不住界限,直接受害者是家長自己,也就會引來孩子的責怪。
2、家長要減少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學會承擔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收拾房間,打掃衛生的好習慣。
同時要做到不要溺愛孩子,不要對孩子所有的需求都得滿足,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可以滿足他的一些要求,為什么不可以滿足他的另一些要求。要耐心的教育孩子要想有所獲得,必須要有付出。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常說“謝謝”。
3、讓孩子體驗辛苦。對于出現責怪父母的孩子,那家長不僅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有讓孩子多做一些家務,打算衛生,獨自去買東西,體驗一下父母的工作。只有孩子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不易,才會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4、不要經常責備孩子。俗話說,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人可以說自己不會犯錯,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們正處于快速學習的階段。難免有些時候你考得不好,不一定考得那么好,這是我們的父母不要只怪孩子的缺點,你的指責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積極學習,也就會引來孩子的責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