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必定是離不開家長的陪伴的,而親子陪伴對孩子的成長的好處也是很多。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做好陪伴,然后這樣就能更好的贏得孩子的信任,孩子也是會更加愿意聽父母的話,接受自己爸爸媽媽的建議。
親子陪伴的好處
1、可以豐富孩子的人生
家庭教育中,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不外乎常見沉迷游戲、手機上癮、叛逆反抗、心理失衡等,而這些問題,跟父母陪伴孩子的質量有著密切聯系。比如玩游戲的問題,不少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沉迷于此,總會想方設法去阻止,但卻沒什么效果。
那些愛玩手機、沉迷游戲的孩子,大多是缺少父母陪伴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心靈空虛,只好于是通過游戲和網絡來滿足內心需求。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重視親子陪伴,帶領孩子去體現生活中的豐富多彩,比如閱讀、運動、郊游、音樂,舞蹈,并從中得到樂趣,孩子就不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電子產品上面。
2、收獲安全感
有些孩子進入小學后,表現出膽小孤僻、內向自卑的性格,遇到點事情就退縮甚至逃避。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從來沒有自信。
那怎么改變呢?還是需要陪伴,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著的,是父母在乎的人,從而會體會到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性格也會變得更加自信陽光、樂觀積極,人際關系會更好,抗挫折能力也更強。
3、促進共同成長
親子陪伴不僅是幫助孩子成長,而且反過來可以刺激父母的成長,因此,陪伴給父母帶來的收獲,并不比孩子少。而且陪伴孩子,需要愛心和耐心,這會讓父母懂得情緒管理和換位思考,也讓父母更懂得堅持。
家長應該怎么做好親子陪伴
1、積極回應
父母積極回應孩子,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看見。比如,孩子看見路邊的一只小蟲子,對媽媽說:“媽媽快看,這里有一只小蟲子。”這時父母可以說:“哇,真有一只小蟲子呢,謝謝你告訴媽媽”。然后還可以帶孩子一起觀察。
父母積極回應孩子,用自己的態度和語言告訴孩子:我聽到你說的了。長期以往,孩子就知道我是重要的,我的需求值得被看見。父母積極回應孩子,孩子不僅看見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父母的愛,也就能做好親子陪伴。
2、不假裝陪伴
陪著并不等于陪伴。很多時候父母是人在,心不在。也許父母人在這里,但心里還在不停的想著其它的事。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假裝陪伴孩子,孩子立馬就能感受到。假裝陪伴比不陪伴更加傷害孩子。因為假裝陪伴孩子,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我是不重要的,我不值得父母陪伴。
做好親子陪伴的父母,要知道有的時候,孩子只需父母陪伴十幾分鐘就心滿意足,開心的玩其它的去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