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養育小學生時,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孩子百般愛護,滿足他的一切要求,溺愛他,從而讓他變得越來越懶惰,沒有自覺性。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后,也說明了他在學校也很難做到主動學習,這需要家長重視起來,改變他的行為。
小學生沒有自覺性怎么辦
首先,父母不要過于焦慮,小學生沒有自覺性,是因為貪玩,這是天性使然。這個階段本來就是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興趣,養成習慣的。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怒氣,避免因此產生沖突。沖突是對學習興趣養成的消極反饋,反復的消極反饋讓孩子對學習建立不起信心和興趣。
其次,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語言。父母如果一到家就是拿著手機追劇、追綜藝,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是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學習的。
家長可以設定周末的家庭讀書日,大家分享各自的讀書心得,有條件的獨立一個書房,或者為家庭設計一個閱讀區域,營造愜意的讀書環境等等。有很多方法,每個家庭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然后,善于發現孩子的每次成長,積極給與肯定,通過一次次的正反饋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可以幫孩子保留下他成長的一些“書面證據”,比如一年級時寫彎彎曲曲寫的字,二年級至少可以做到橫平豎直等等。不要吝嗇自己的贊揚,為孩子每一次實質的進步點贊。
最后,每個孩子都不會是全能的。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去嘗試,去尋找自己感興趣又擅長的方面,最幸福的狀態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只要孩子在某方面能有所長,它必然能帶動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勇敢的去面對挑戰,從而就能很好改善小學生沒有自覺性的情況。
小學生沒有自覺性的原因
1、害怕遇到困難
有的時候學習和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在學習上也有很多的難題,這些題目都是需要孩子長時間思考的。而每個人的特點就是避重就輕,遇到困難的事情就會想要躲避。
慢慢地,孩子就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遇到什么題目都不想做,遇到任何科目都不想學習。這樣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自然就不會想要學習,開始敷衍學習,也會變得沒有自覺性。
2、把學習當作是任務
在很多孩子眼里,其實他并不是完全不喜歡學習,但是由于現在學習是義務教育,所以在學校有老師管教,回家又有家長的管教。在這樣的管教下,即便是孩子有學習的興趣,也被這樣的環境和氛圍給消磨了。
越是這樣,孩子只會把學習當作任務來完成,這是為了不被家長和老師批評。長期如此,為了完成任務,做好表面功夫,孩子可能還會慢慢地開始抄作業,這樣懶散久了,對于學習就更加沒有興趣了,也就談不上自覺性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