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0歲的孩子也算是個小小大人了,但仍然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就比如未經他人允許,就拿別人東西。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家長就要對孩子做好引導,并且帶著孩子一起去道歉,讓孩子能夠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10歲孩子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首先,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作為家長,不能對孩子的“貪得無厭”視而不見。家長要開動腦筋,盡快幫助孩子樹立“所有權”的觀念,也就是讓他們懂得尊重他人的所有權。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在收東西的同時,告訴孩子及時收好自己的物品。
同時家長就可以向孩子借玩具或紙筆,告訴孩子用多久。他們只能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拿走,還回來的時候跟孩子說一聲“謝謝”。當然,孩子的東西在沒有孩子的允許,家長不能把玩具送給別人。
其次,家長需要培養孩子換位思考能力
如果10歲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可以通過手偶游戲、編故事等方式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比如給孩子講“拾金不昧”的故事。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讓他體會到丟了東西有多著急,鼓勵他及時歸還。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看到一個孩子與他人分享玩具或食物,家長應該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并加強他的分享行為,使他迅速建立所有權的概念,并學會尊重他人所有權的行為習慣。
最后,讓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10歲孩子拿別人東西肯定是不正確的行為,就需要讓他還回去,要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同時家長就應該讓其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別人道歉,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承擔責任,有效防止孩子以后再犯類似的錯誤。
當然,我們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不要用“偷”這個詞,因為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
10歲孩子為什么拿別人東西
從兒童心理學來分析,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是由兩種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望,他對自己沒有玩過的東西,既好奇又想獲得,而且企圖馬上獲得。在私欲的引領下,他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
另一種則是孩子有一種異乎成人的冒險心理,他們心想:我拿別人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偷東西的行為大多發生在孩子幼年時,大多數孩子并不清楚“偷”這種行為的卑劣之處,這時候也就需要家長進行管教,并適當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