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環境必然影響著他的性格以及三觀,如果他有童年影響,大多都跟原生家庭有關。比如如果孩子生活在爭吵和暴力的家庭中,性格就會逐漸發生變化,情緒一激動可能就控制不好自己,從而對人惡語相向,傷害了別人,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家庭的傷害,其實是很影響孩子安全感的,特別是經常吵架或者離異的家庭,會讓他覺得這一切的發生,可能都是因為自己。而且隨著家庭的破裂,孩子會覺得自己非常沒有安全感,內心會變得非??謶峙c害怕。
2、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原生家庭如果有很大的問題,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婚姻觀。因為他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特別幸福,而且也影響到了自己,所以他們會非常抗拒婚姻。
而且家庭帶來的傷害,也會讓孩子覺得,既然自己已經受到了這樣的影響,那就沒有必要再去組家庭、生孩子,免得自己的伴侶與孩子也會遭受同樣的傷害。
3、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性格的發展也是受到家庭的影響,一個家庭環境的影響可以決定孩子的性格走向,他內向或是外向,積極或是消極,都脫離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
如果家庭充滿了消極的因素,那么這個孩子的性格也會逐漸消極。而且當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是非常難得,所以有些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差勁,難以改變。
原生家庭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1、力量法則
家長不要與孩子斗強,不要用“激將法”刺激孩子。父母總是比孩子有力量,無論是體力還是生活經驗,原本就是實力懸殊。當然,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賽一些他們擅長的具體項目,比如打球等,但不要以輸贏為目的。
同時不可采用與孩子賭氣、硬比等方式去刺激他,對心理感情處于不成熟階段的小孩來說,用“激將法”管教孩子是不合適的。
2、發揮榜樣作用
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家長檢點言行極為重要,孩子的教養、興趣、愛好等,多半來自原生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母親對于女孩,父親對于男孩的影響頗為重要。
3、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
有時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煩或想做什么標新立異的事情,連家長都沒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對孩子橫加指責或阻止,這當然無法服人。
父母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與孩子談談,可以從后果的好壞開始,反過來解說該不該這樣做,曉之以理,孩子會明白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