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家長表示,孩子在幼兒園里不會自己穿衣、吃飯,甚至上了小學后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家長照顧,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別差。但是家長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一定要及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那么孩子自理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自理能力差怎么辦
讓孩子參與勞動,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是因為沒有勞動意識。家長應該讓孩子參與一些勞動,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帶、自己洗臉刷牙、自己整理書包和打掃房間等,這些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最好不要包辦,給孩子機會讓他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讓孩子參與家務的打掃。比如幫父母買菜、購買商品和打掃家庭衛生等,常和孩子參與社會實踐,比如,讓孩子參與各種小型比賽。比如疊被子、刷鞋子的比賽等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讓孩子有了勞動意識,知道自己平時應該多參加勞動。
家長還可以進行角色互換的游戲。讓孩子當一天的一家之主,讓他計劃家里的一天,包括打掃房間、買菜做菜等,提高孩子安排事物的能力。這些游戲不僅可以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提高自理能力。
多鼓勵少訓斥。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會訓斥孩子,這樣做很可能導致孩子自尊心受挫。建議家長采取鼓勵的方法,在孩子做出正確行為后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表揚。
讓孩子由易到難做事情。孩子只能做他這個年齡能做到的事,逼孩子做超出他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都無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應該讓孩子由易到難做事情,一點一點培養出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父母的溺愛
父母特別溺愛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做很多他本應該做的事。那么久而久孩子連自理能力都不存在。這些父母看似是對自己的孩子好,其實無形中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無能了。
2、經常斥責孩子
有一些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喜歡斥責自己的孩子,要通過罵聲來不斷的勉勵孩子或者改正孩子的錯誤。可是這樣做,非但沒有給孩子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讓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在被斥責后該怎樣做了,以后也不敢再做事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