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因為自身的原因而犯下一些錯誤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將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有的孩子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之后,就會加以改正,而有些孩子再受到批評后仍然嬉皮笑臉的,不把自己犯下的錯誤當一回事,對于老師和家長的所說的教誨,也當做耳旁風對待。那么孩子挨罵還笑是心理問題嗎?
孩子挨罵還笑是心理問題嗎
孩子挨罵還笑不是心理問題,只是孩子年齡小缺乏對事物的認知的判斷,同時孩子可能在做錯事后,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所表現“不在乎”的心態的體現。
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被老師批評都是一件不值得炫耀的事情,甚至會覺得有些羞愧,但是對于一些孩子,他不會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會覺得這是無所謂的,所以即便是被老師罰站墻角,依然會像沒事人一樣笑。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樣是一種好心態的表現,即便在面臨困境的時候也能有很好的抗壓能力,是高情商。
如果是在困境面前,能夠做到一笑了之,的確是高情商的表現,但是如果是在“明知不可為還要為”的情況下,被批評被指責,這時候的“一笑了之”完全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反思,更不會有什么改進,這種情況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不正確的行為,根本就不是高情商。
因此,孩子挨罵還笑并不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只是孩子缺少對某個事物的認知。所以父母們當孩子受到批評還笑嘻嘻的對待的時候,不要以為是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了,這或許是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事情本身和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孩子挨罵還笑怎么辦
1、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很多時候,孩子面對批評還能笑得出來,完全是不知道這件事情有多嚴重,比如上課說話,會耽誤別的同學學習,會拉低課堂效率,孩子如果不知道就會一直違反課堂紀律,但是如果孩子知道違反紀律的嚴重性之后,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而改掉壞習慣。
2、給孩子制定規則
對孩子不應該做的事最好的方法是制定規則,但必須要在孩子了解情況嚴重程度的前提下制定規則,否則制定出來就等于白制定,孩子們不可能發自內心同意的規則就是沒有用的規則。
在向孩子說清楚問題的嚴重程度之后,為他們立下規矩,如做錯事要罰站,要干家務或罰抄寫等,均可收到良好效果。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并且為錯買單,這就是教育的正道。
如果家長每批評一次孩子,孩子還在笑,說明孩子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家長通過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手段,可以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會受到教訓,因此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有責任心,避免孩子再次犯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