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的意義,是讓孩子更夠變得更加優秀,而不只是讓孩子成就優異或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進行思考。但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懶得進行思考的,這很大的原因就是家長教育不當所造成的,那么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父母的溺愛
有的家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也就導致父母對于孩子也是百般的呵護,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殊不知這種來自父母百般的呵護,也就會逐漸讓孩子喪失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變得不思考。
雖然很多父母知道這樣愛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對的,但是往往在平時父母就無法意識到自己對于孩子的溺愛,在無形之中導致了孩子的這些問題。
2、沉迷電子產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產品也越來越普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對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都已經產生了非常大的依賴性。而對于孩子們來說,一旦他們沉迷于電子產品,很有可能就會養成思維惰性。
因為孩子們的經歷已經在虛擬世界中耗盡了,所以在現實世界孩子們往往不愿意去主動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也就讓孩子變得不再會進行思考了。
3、常被父母打罵
由于父母的過于強勢,會讓孩子在生活中的安全感不足,他們可能無法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所以就不愿意、也不敢去獨立的探索世界。久而久之,這種恐懼就變成了一種習慣,讓孩子放棄思考并不思考的一種習慣。
不思考的孩子怎么引導
1、對話引導:如果孩子不愿意思考,那么父母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這時也就可以通過和孩子進行對話來實現。家長也能在生活中多向孩子拋出一些問題,比如問孩子為什么?怎么做?以此來要求孩子必須作出回應。
當然,現在孩子的回答有對有錯,那父母盡量就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要循循善誘,盡量引導孩子自己發現錯誤,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2、甄選拓展法:父母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一些讀物,盡量抽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良好的親子閱讀,也就能針對孩子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孩子增加閱讀自信心的同時,思維也得到一定的拓寬,這樣孩子才更愿意去進行思考。
然后在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已經形成之后,父母可以選擇適當的退出,讓孩子漸漸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