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青少年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在青春期表現的更為突出。所以,這也就需要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多多進行溝通和交心,才能及時對孩子進行了解,那么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表現呢?
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表現
1、厭學: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大,表現為厭學、怕學、做作業拖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易怒易暴、以及對家長與老師談論學習問題表現出煩躁的情緒,同時也是伴隨著回避的行為。
2、心理不平衡:這樣的青少年,也就是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后,總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也就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也就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導致其波動也是很大。
3、逆反:不少青少年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以及老師的批評教育。于是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青少年心理問題怎么疏導
1、適當宣泄
當青少年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家長要讓他知道不要自己生悶氣,應學會傾訴,可以將自己積壓的消極情緒說給朋友聽,朋友或許就可以給予開導和安慰;也可以高聲歌唱,通過音樂的旋律排除緊張、激動的情緒;也可以做一些戶外鍛煉,通過跑步、踢足球等運動,將不良的情緒排泄出來。
2、言語說服
家長與子女的談話本身,不僅是一種知識經驗信息的交流,同時又是一種情感交流。家長在與子女談話時,不僅充滿著母愛父愛的溫暖,而且也表現了父母對兒女的一片熱誠之心及平等相待之情,這種愛的情感往往能為子女所感動、理解和接受,使談話更有成效,也就能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了。
3、平等對待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平等、認同、鼓勵,父母的過分呵護、包辦代替、一味指責、橫加干涉都會召來孩子的反叛。這時父母若以平等的身分與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分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更有利于引導孩子渡過青春期。
父母這時對于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問題不要驚慌,更不要不知所措,要把它看作正常現象,才能冷靜地分析,幫助孩子尋找自身優勢和適宜自己成長的道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