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和孩子長時間在一起,總是會有不愉快的時候,有了矛盾沒有關系,主要的是家長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去壓制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想逃離父母,以下是關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有哪些?當發生矛盾的時候該如何去做呢?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1、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認知偏差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認知偏差,會導致父母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并進行不合理的控制。“你是我生的,就得聽我的”,媽媽的不合理要求和控制導致孩子叛逆。在被不合理對待之后,孩子要么反抗父母要么自我否定,自我價值感低缺乏安全感。
2、情感勒索
父母以生養之恩,要挾孩子順從自己,真的是親子關系最毒的毒藥。因為父母的情感勒索,不僅會把孩子拉入循環的痛苦深淵,還會讓愛變質。愛與關系,不斷地被消耗和利用,換來的,只能是兩敗俱傷。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怎么解決
1、調整家長自己的期待
千萬不能拿別人家孩子優點跟自己孩子缺點比。家長要承認,大部分孩子不可能都是天才,所以家長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想法要求是否合理,自己的期待是不是孩子能夠努力可以達到,如果家長的期待能有所調整,也就不會那么焦慮,和孩子的關系自然也會好起來。
2、意識到彼此的局限
然后想一想,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歷,看待事情會有不同的角度,表達情緒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如果孩子和父母能走進彼此的生命故事,去了解彼此溝通過程中為何會用某種方式的真實原因,就更容易接納彼此的局限,也許還能意識到,如果你是對方,不一定會做得比他更好。
3、學會接納
對于這種方案來說,它主要核心就是接納。對于不少人來說,接納說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如果要求我們這樣去做的話,可能實施起來會比較困難。想要接納待他人,首先要學會關心他人,然后要贊賞對方,這樣即便與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也可以敞開心扉的去交流。
家長與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首先要想到一點,對方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當中,家長需要告知孩子,應當站在對方立場去考慮事情。如果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假裝沒看到或者是假裝尊重,就是在散發敵意。
4、給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
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如果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亂翻孩子的書包,是對孩子的不尊重,這樣孩子就會對父母起防范之心,從而產生隔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