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人說:家長管教孩子越嚴,孩子也就會表現的更差,而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也更會讓孩子走上錯誤道路,孩子也就不會那么優秀。有的家長對孩子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教育出來的孩子仍然還是沒有責任感、不愛學習、經常墨跡等,那么家長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什么呢?
家長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
1、過度干預
過度干預將會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許多家長在孩子上小學甚至上中學之后,仍然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像對待幼兒期的孩子一樣“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從收拾書包、整理房間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學習細節,有時甚至直接替孩子作決定。
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變得不愛動腦,懶得思考,懶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鍛煉和提高。
2、表揚過多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如父母總夸孩子“太聰明了”,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自責與沮喪,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體的事情表揚孩子,如“你今天的作業寫得很好!”這樣才不是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
3、放任型管教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放任型家長會說,讓他哭吧,小孩子哭一哭身體好,不要管他。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他都已經躺在地上哭了,爸爸媽媽還是無動于衷,那以后孩子就不敢再去信任父母給自己的愛。
還有一個問題,放任型教育下的孩子,長大后容易形成成癮性人格,這種教育方式也會容易讓孩子走向極端。
4、家長過于強勢
有太多的父母覺得自己強勢一點,就能逼著孩子自信勇敢起來。所以常常會看到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指著孩子的腦袋大罵著。孩子一旦做錯了,就會招來非常嚴厲的懲罰,從不與孩子溝通,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而這樣的教育之下也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如果家長們肯細心和他們多溝通,就會發現不少讓你感動的事,糟糕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大人復雜的內心。
5、對孩子過于溺愛
溺愛型教育常見于老年人帶孩子的家庭中,或者老來得子的家庭中。我們常常見到奶奶在孫子屁股后面追著吃飯的場景,生怕孩子吃不飽。孩子哭鬧的時候,無節制的滿足,甚至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只為了滿足孩子無理的要求。這樣看似愛孩子,實則是害孩子。
溺愛孩子不僅害了自己,也毀了他的一生。這里建議溺愛孩子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自己的未來,不要盲目的滿足孩子不合理的需求,要跟孩子講道理,不能一味縱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