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進入初中階段,孩子不僅要面臨著身體發育帶來的煩惱,還要面臨著學習上帶來的壓力,導致有很多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動力,那么作為父母,對于初中孩子沒有目標和動力怎么辦呢?
初中孩子沒有目標和動力怎么辦
1、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列出學習可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不學習有哪些危害。然后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并進行不斷的調整、完善。采用激勵、獎勵等各種方法,實施和完成計劃,養成學習習慣。
2、讓孩子在學習中體驗積極的情緒
積極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孩子可能會因為喜歡某一個老師而喜歡某一門學科,也可能因某學科偶爾一次的考試失敗而導致討厭這門學科,這種典型的偏科現象大多是由情緒引起的。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中的積極情緒,讓孩子享受學習,而不是以學習為苦。
3、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
對于初中孩子沒有目標和動力,要讓孩子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提高。
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習的時間,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
4、不要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要想人努力,是需要制定目標與計劃的。但是太大的目標,你是沒辦法給出切實可行的計劃的。不妨把目標都設定的小一點,近一點。
比方說,不要設定諸如“我期末一定要考多少多少”這種目標,不妨制定“每天背10個英文單詞,一首古詩詞,完成一道高考理綜大題”這種目標,切實可行。但是重在堅持,一個學期下來,你發現自己積累了很多單詞量,熟悉了很多古詩,練習了很多題型。
5、定位要準確
應該讓孩子明了中考的意義。只有孩子重視了,他才有動力,才能自覺地投入。家長的任務不是替孩子下決心,而是幫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孩子客觀分析他的能力和原來的學習水平,找出他的潛力,樹立孩子的信心,確立要奮斗的目標,鼓勵其努力拼搏。與此同時,要創造一個和諧的、穩定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的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