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家長們可能會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就比如孩子主動要求被關注,家長就要去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去分析,才能給予孩子幫助;若時家長不能及時關注孩子的需求,對其心理也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那么孩子喜歡求關注是什么心理呢?
孩子喜歡求關注是什么心理
孩子喜歡求關注,這是孩子感到孤獨了,而且認為自己也不受父母的重視,只是想要一些安慰而已。所以家長如果看到孩子主動求關注的時候,就要學會反思,看一看平時自己有沒有好好陪伴孩子;如果一個父母總是把孩子丟給手機,總是不管孩子,孩子也會很難過的。
父母要考慮孩子的那些想法,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一個父母總是不關心孩子,總是去打罵孩子,孩子也會非常難受。家長要用正確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的心理產生負擔,如果孩子心理一直有負擔,孩子也會非常的難受。
孩子為什么會產生“求關注心理”
1、心理失衡
也就是說,在強烈的自私和占有欲支配下,孩子會格外重視父母的反應和回饋。當父母的行為滿足了孩子的自私和占有欲,孩子就會感到滿足;反之,就會出現心理失衡,在心理失衡的狀態下,孩子就會產生消極情緒,進而演變為消極行為。
2、接觸外界的時間較少
一旦他到了外界就會顯得異常的開心,因為他們渴望看到外界不同的事物,這時候父母要考慮,是不是平時沒有空出更多的時間帶孩子外出游玩。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后,父母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興奮過頭沒有掌握好分寸,很容易就會闖禍。
3、孩子缺乏歸屬感
歸屬感是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條件。如果孩子歸屬感充足,他們會幸福、快樂,有充足的安全感;如果孩子缺乏歸屬感,他們會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為此,孩子想辦法來獲得歸屬感,而尋求關注就是孩子獲得歸屬感的一個方法。
孩子喜歡求關注怎么辦
1、看見孩子背后的需求
家長總覺得孩子總是喊你、叫你、鬧你、讓你很煩,拿你有沒有試著想過孩子這么做的原因呢?如果你只看到孩子的惱人行為,你可能忽略了孩子背后的真實需求。多數孩子尋求父母關注的目的,都是在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總是呼喚你,你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沒有給到他想要的反應。只有孩子感受到你的目光全然的投放在他的身上,他內心焦灼的心情才會被安撫。
2、讓孩子參與自己的生活
讓孩子對家長做的事情有參與感,也可以減少孩子尋求關注的現狀,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承擔起家庭的一份責任,對于責任感的培養也很有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通過讓孩子參與家務或者是參與家長正在做的一些事情,讓孩子有存在感,從而漸漸的減少一些依賴,減少不斷尋求家長關注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