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學之后,我們就不能時時刻刻都了解孩子的情況了,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還是需要家長去與老師進行溝通的,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問老師的過“勤”而引起老師反感,那么家長怎么跟老師了解孩子情況呢?
家長怎么跟老師了解孩子情況
1、當面溝通
如果孩子能在父母與老師之間感受到一種積極良好的關系,那么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態度就會更積極。老師當面溝通效果最好,有時一次溝通不夠,還可以多幾次。當然,除了當面溝通,還可輔以打電話、發短信等其他溝通方式。
2、提前預約時間
遇到重要的問題,最好先和老師預約一下時間,并大概說明一下溝通內容,做到有的放矢。交流時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如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參加活動情況等等,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老師。但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溝通的唯一內容。
3、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之前,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在學校的情況,了解了孩子,家長就容易找到和老師在溝通的重點,這樣交流起來也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
同時家長在和老師交流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談吐、禮節和禮貌,良好的形象也會給老師帶來非常好的印象。
4、肯定老師,相信老師
其實老師也是有壓力的,也希望自己努力被別人看到。如果你善于發現老師的長處,一見面先表達贊美和認可,他會對你很有好感,這會讓老師很高興,覺得自己是重要的,也才會愿意去溝通自己做的不足之處。
告訴老師你和孩子都非常信任他,信任對老師來說非常關鍵。老師們希望自己的專業性被認可,不僅得到家長的信任,還希望被孩子信任。可以跟老師多談談孩子在家里或其他校外的情況,比如孩子喜歡看的書,運動項目等。老師越了解孩子,就越容易針對孩子的特點教育他。
5、詢問學習方法
家長可以問“我家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怎么樣”、“測驗結果好不好”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跟孩子的學習方法有關系,老師會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告訴你關于孩子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情況。
比如做題比較馬虎、寫作潦草、對詞組的理解比較弱等,并會給出相應的建議,家長私底下可以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改進教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