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應該也會遇到孩子動不動就躲起來的現(xiàn)象,比如當家里來了客人時,孩子就飛快的跑向房間不愿意出來;當孩子受了批評的時候,也會偷偷的躲起來,不讓家長找到自己,那么孩子躲起來是什么心理呢?
孩子躲起來是什么心理
1、不自信、害羞
現(xiàn)在的父母好多都是“玻璃心”,這自然是關(guān)心愛護孩子的表現(xiàn),但也剝奪了孩子自主發(fā)展和交友的需求。不少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生怕外界環(huán)境有危險因素,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對孩子的交友更是從小就控制,怕自家娃受到傷害,或者玩得不愉快。
時間長了,孩子身體上的確是在茁壯成長,但心理上的缺失卻也日益明顯。他們會變得過度依賴父母的決策和支持,自主性成長受到抑制,今后自己在遇到突發(fā)性事件時往往會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么辦,也就形成了不自信、害羞的性格。
2、孩子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
因為孩子存在焦點效應,就會對別人的看法非常在意,可能別人只是無心的一句話,孩子卻會放在心上,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比較不好的心理。例如: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對自己外表非常看重的樣子,甚至會因為自己的某些缺陷,而存在自卑心理。
此外,孩子對于別人的感受,或者意見,也是非常在意的。特別是一些平日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孩子,如果突然出現(xiàn)了一些負面問題的話,就會讓他們感到難以接受。
孩子一生氣就躲起來怎么辦
1、給孩子空間
你給孩子空間,是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的。孩子每次選擇的藏身之所,幾乎是空間狹小的地方,不是衣柜里,就是床底下,沙發(fā)背后等等,這里的空間都是狹小的,對于受傷的孩子來說是安全的地方,因為狹小的空間可以緊緊的包裹他。他暫時不需要別人過來打擾。
2、父母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愛生悶氣,多半是因為孩子非常不滿意父母的言行舉止和父母的態(tài)度。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的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一定要表現(xiàn)出十足的誠意。只有這樣,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后,才會把心袒露出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一個將心比心的過程,如果父母無法做到放下架子,無法做到坦誠相待,那孩子自然也就不能做到了。
3、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挑戰(zhàn)的勇氣
家長應該勇敢地鼓勵孩子在不開心的時候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當孩子說出來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感受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理解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