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僅僅是成年人要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就連孩子也有著每個年齡段所要面臨的壓力,但是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的差,就導致孩子遇到挫折時就哭,那么心理承受力差是因為什么呢?作為家長該怎么辦?
心理承受力差是因為什么
1、父母對孩子過大的期望導致
對孩子來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評價是孩子認識自我的開始。很多父母在孩子人生一開始就給予厚望,會灌輸孩子要承擔光輝門楣,達到某種要求的思想。孩子從小接受這種思想后,在無法完成時讓自己沮喪悲傷,甚至會因為感覺讓父母傷心而內疚,就容易采取極端的方式。
2、家人的過度保護
如果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過度保護,導致孩子長時間得不到磨練,會使自身對外界因素的承受能力過低,進而造成心理脆弱。
3、缺少父母的關愛
缺少父母關愛,無法感受家庭溫暖的孩子,安全感極度匱乏。他們的內心也較為敏感,對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仔細分析,思考其中的潛臺詞。一方面心中的各種想法沒有機會和父母訴說;另一方面父母也很難發現他們情緒的變化,更不會鼓勵他們前行。內心失去父母這兩座大山的依靠,面對挫折時,自然也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孩子心理承受力差怎么辦
1、幫助樹立獨立意識
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會影響信心勇氣和能力,而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在日常要盡量讓孩子有獨立意識,自己決定以及處理個人事情,不要一味幫助孩子做決定,也不要過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圍內讓孩子自己處理。
2、適當的進行心理上的訓練
其實心理和身體一樣,適當的鍛煉能促進心理健康。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教育和挫折教育至關重要。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可以適當出點難題,失敗或失意時要給予一定鼓勵。教育孩子與平和和自然心態來參與以后的競爭和生活,這樣才能經得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3、幫助孩子減輕心理壓力
適當的壓力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壓力過大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會阻礙兒童的潛能發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父母應尊重和理解、信任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并積極鼓勵孩子放松,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并鼓勵他們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壞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