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對于這唯一的孩子自然是寵愛到了極點,什么事情都慣著孩子,讓孩子在家里為所欲為。殊不知,這樣只會養成孩子驕橫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更是不利,那么嬌慣孩子的表現都有哪些呢?
嬌慣孩子的表現
1、給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給孩子帶來任何一點不愉快的事情,好玩的東西首先留給孩子玩;家里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過,但孩子生日必須得過,而且都要給孩子買禮物,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陽”。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會變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會關心別人。
2、過于袒護孩子
我們都知道隔輩疼,一般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更加無原則的寵愛孩子。甚至爸爸媽媽一教育孩子,一批評孩子,爺爺奶奶先站出來袒護上了,長此以往,孩子做錯了事情會拿爺爺奶奶當擋箭牌,而家庭成員之間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產生分歧。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分不清是非,性格也會扭曲。所以做長輩的要注意,疼愛孫子孫女可以,但是一定不要無原則的袒護孩子。
3、動不動就撒潑發脾氣
小孩子活潑愛鬧,有時再發發小脾氣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自家孩子連發脾氣都不會,受欺負了也只是唯唯諾諾的,那家長可要擔心了。不過,孩子發脾氣很正常,但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孩子,就說明平時在家里被家人寵壞了。
嬌慣孩子怎么改正
1、給孩子立規矩
每個父母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原則性,但是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忘了自己的原則,都在寬容著孩子,但是這種寬容是不對的,是溺愛,是在害孩子,孩子和大人一樣,做事都必須有原則底線,超出原則必須懲罰,若是表現好,就會有獎賞,讓孩子知道如何分辨一件事的好與壞,這是對他以后做人的很好啟蒙,讓他知道如何去做對的事,如何做好一件事情。
2、適當給予孩子責任感
有很多孩子都被家長視為掌上明珠,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任何事情能自己代勞的盡量不讓孩子去動手,殊不知這是硬生生地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孩子會理所應當地享受父母提供的這種照顧。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照顧一下爺爺奶奶,將照顧與被照顧的角色進行調整互換,也許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會在照顧他人的過程中迅速成長,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
嬌慣孩子絕不是一種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它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會讓孩子在以后的成長中遇到很多困難。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嬌慣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