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所有家長都共同關注的重要點。尤其是上學的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就開始欺負弱小,主要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和后天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家長一定要去引導好孩子,讓孩子能有正確的觀念,那么孩子欺負弱小的人是什么心理呢?
孩子欺負弱小的人是什么心理
1、缺乏安全感
欺負弱小的人其實也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才會對周圍不順心的事物表示出憤恨的一面,這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直接相關的。因為對孩子的關心太少或是對孩子要求過于嚴厲,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的性格扭曲現象。
2、心里缺愛
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誤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的時候,會批評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用暴力的手段懲罰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到恐懼、不安,給他們造成了很嚴重的心理傷害。
而父母的這種暴力手段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他們在潛意識里想要攻擊別人,就會體現出欺負弱小的人,不服老師管教。
孩子欺負弱小的人家長應該怎么做
1、關心孩子,愛護孩子
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讓他們在友愛和諧的家庭環境下健康成長。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都是愛他們的,讓孩子體會到愛,用真誠友愛的方式對待他人。
2、給予培養和正確引導
家長要加強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教育,遇事切忌持粗暴、簡單的態度,要耐心說理,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父母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將行為的后果與危害分析給他們聽,使孩子認識到欺負小伙伴會失去朋友這一道理。
3、尋找閃光點,積極鼓勵
高攻擊性孩子的父母常對孩子好的行為視而不見,對不良行為卻十分注意,并用打罵來懲罰。而這個方法常事與愿違,不僅沒能有效制止,反而讓他可能“故意”用這種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積極、肯定的關心,他們就不需要用激怒家長的方式來得到關注,對自己評價也更高。因此,家長們應多發掘孩子可愛的地方,對孩子偶爾友好的行為積極關注,及時肯定,會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被強化的友好行為出現的概率會大大上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