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家長們學會如何去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總是要長大離開我們的,我們不可能管教孩子一輩子,我們要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那么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呢?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1、家長們要理解孩子
孩子對情緒是非常敏感的,當家長表現出生氣的批評姿態時,會刺激孩子先樹立起對立情緒,這時候家長說什么孩子都不會聽了。所以家長先要讓孩子知道,你不是來指責他,一句“我知道你是好孩子”或“家長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就能很好的消解孩子的抵觸,如果孩子因為害怕被責罰而哭泣的時候,家長能用紙巾擦干他的眼淚,比咄咄逼人的責罵也更能撫慰孩子。
2、教孩子改正錯誤
對于孩子來說,犯錯并不可怕,家長不用對孩子的錯誤反復挑剔,而是要始終陪伴著孩子,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能大膽的承認,并且積極的彌補,這對孩子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陪孩子彌補錯誤的過程中,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但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鼓勵和夸獎。
3、培養孩子的堅持態度
提到堅持是大家會一致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當然我們指的堅持是真的對孩子成長有益處和孩子真心喜歡的事情,這些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大方向和孩子的個人強烈意愿。
很多時候,孩子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有堅持的信心,無論在做什么事情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的,我們就要有克服困難、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和毅力。況且很多事情想要做成、做好,也是需要其他事情的輔助、協調才可以。
4、敢于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有很多見過世面的孩子都會有很愿意嘗試新事物、敢于挑戰自我的勇氣。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在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后,開始一點點地去學習、了解到。也不會有人是生下來就會毫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對事物的認知都是一點一滴地開始的。
5、正確面對失敗
情商高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時,不會自暴自棄,而是冷靜思考自己的行為,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孩子會調整目標,將目標分段,先實現跳跳腳能夠到的目標,再逐步實現大目標。當自己既定的目標,因為條件限制不能實現時,能夠轉移目標,更換一個新的目標。通過不斷調整目標,讓失敗變成自己的鋪路石。
我們作為家長要慢慢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探索這個世界,養成孩子獨立的能力,這樣孩子面對任何問題都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在離開我們之后也能很好的照顧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